得益于全球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大幅增长,上游的动力电池出口量也随之迅猛增长。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动力电池企业电池累计出口达56.7GWh。
除了整装产品出口的方式,我国动力电池厂商还在海外买矿、直接投资建厂或投资电池制造项目。据有关统计,截至6月15日,在欧盟已公布的50个锂电池工厂项目中,中国电池企业占比过半。在海外部署产能方面,我国已在海外建厂的有25个项目,产能规划超过500GWh。
从产品出口到海外建厂,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出海”的步伐越来越快。中国动力电池缘何纷纷出海?走出去还面临哪些挑战?
我国形成全球竞争优势
韩国研究机构SNEResearch发布的数据显示,1-5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为237.6GWh,同比增长52.3%。前十位企业中,中国企业占据六席,分别为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以及欣旺达,总市场占有率达62.7%。韩国三家企业的市场份额为23.3%,比去年同期下降2.5个百分点。日本仅有一家企业进入前十,市场占有率为8%。
相较于日韩企业,中国动力电池企业逐步在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究其原因,与中国动力电池的技术领先性分不开。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董扬表示,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已形成全球竞争优势,产业生态体系日趋完善。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表示,在产业链方面,中国目前已形成了动力电池完整的产业链,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关键主材全部都能够在中国生产。2022年,我国锂盐占全球出货量的70%,我国的正极材料占全球出货量的70%,我国的负极材料出货量占全球出货量的90%以上。
在技术创新方面,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在技术创新领域取得了较大突破,通过动力电池性能结构的创新优化,不断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续航里程、快充速度。在我国,应用了CTP成组技术的刀片电池、弹匣电池、魔方电池、麒麟电池等产品现已实现装车应用。
“中国的动力电池技术体系、产能规模已实现全球领先。因此,布局海外市场也已成为中国动力电池厂商的必选项。”一位锂电行业的从业者告诉记者。
海外市场广阔
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至今,50多家电池企业对外公布的亿元以上的投资项目已超过125个,总投资预算超过1.4万亿元,产能规划超过2500GWh。
大规模的动力电池“扩产潮”让行业开始思考如何消化产能这一问题,出海成为一个重要的“解题思路”。韩国研究机构SNERe-search预测,到2023年,欧洲电动车电池需求量将达406GWh,预计供应量为335GWh,缺口近四分之一。在美国,相关法案要求车辆所搭载电池包比例需要逐年提升,2024年为50%,2024-2025年达60%,2029年则要达到100%。
海外市场的巨大发展空间吸引着中国电池企业“出海”。如宁德时代在匈牙利建厂,比亚迪、远景动力、孚能科技、亿纬锂能、中创新航、蜂巢能源等公司也均有出海计划。
远景动力执行董事、中国区总裁赵卫军表示,汽车行业的产能本地化属性决定了谁能满足它,谁能走出去,谁就获得了先机。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预计,2023年将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和产业链出海风生水起的一年。
满足本地化客户需求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出口53.4万辆,同比增长1.6倍。
随着越来越多国内生产的新能源车出口到海外,相关的配套需求也在提升,拉动动力电池出海。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我国动力电池企业积极参与全球竞争,从矿产开发到回收利用进行了全系统布局,对降低成本、提高供应链掌控能力、提高国际话语权等均有重要价值。
“北美、欧洲本地化供应已提上日程,2026年开始要求电池必须本地化生产。这对中国厂商来说,完成市场国际化、产能国际化很重要。”孚能科技董事长王瑨说道。
仍面临多重挑战
但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出海也并非一帆风顺,仍面临着各种挑战。
例如,越来越多的政府和车企对供应链环节提出减碳要求。《欧盟电池与废电池法规》明确要求,2027年后电池碳足迹如果不能满足阈值要求,新能源汽车就不能在欧盟销售。
“国内有关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协同,引导行业上下游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动力电池碳足迹标准体系,并与国际社会、与欧洲提前对接,以统一标准、实现互认,助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优势产业链更好地'走出去'。”苗圩表示。
此外,“走出去”的中国动力电池企业除了要和国外的本土企业展开竞争,可能还会面临专利纠纷和国际车企合作配套经验不足、文化差异、人才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营销副总裁张小聪提醒,“中国动力电池企业'走出去'要尤其重视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此外,未来需要极限制造来降低成本,提高良品率;要加快电池回收利用,不能依赖矿山开采。”
苗圩则建议,“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在未来竞争中,要把握好发展的主动权,在牢牢占据国内市场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开拓海外市场,'走出去'的过程中也应注重品牌营销,避免低价同质化竞争。”(记者 马艳)
转自:中国工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