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相布局 智算中心建设“快马加鞭”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01-22





  近期,不少地方围绕智算中心建设展开部署,加快项目签约和落地,同时鼓励科研机构、创新型企业等使用智算中心算力资源。


  超30城市在建或筹建智算中心


  1月10日,宁波市首个人工智能超算中心(一期)正式上线运营,进一步满足宁波市产业、科研、社会治理等各领域的算力需求。据悉,宁波将按照数字经济投资“三年双倍增”计划,适度提前开展超算中心二期、三期规划建设,加快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力争成为“东数西算”格局中全国算力网络的重要枢纽节点城市。


  近日,成都进行了智算中心多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天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项目一期工程完工,算力设备“Atlas”上线试运行,将为人脸识别、信息个性化推送等智慧场景提供算力支持。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联合浪潮信息日前发布的《智能计算中心创新发展指南》,目前全国超过30个城市在建或筹建智算中心。


  什么是智算中心?智算中心是基于最新人工智能理论,采用领先的人工智能计算架构,提供人工智能应用所需算力服务、数据服务和算法服务的公共算力新型基础设施,在推进AI产业化、赋能产业AI化、助力治理智能化、促进产业集群化等方面发挥显著作用。


  随着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推进,智能计算中心作为新型基础设施,正步入建设发展“快车道”。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数据中心白皮书(2022年)》显示,我国智算中心从早期实验探索逐步走向商业试点。随着我国各类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丰富,智算需求将快速增长。


  “智能计算变革生产力,加速社会进入智慧时代,智算中心将成为智慧时代最主要的计算力生产中心和供应中心。”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表示,2022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达到268百亿亿次/秒(EFLOPS),超过通用算力规模。预计未来5年我国智能算力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达52.3%。智能算力规模持续快速增长,智算中心建设要跟得上。


  带动人工智能产业倍速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智算中心创新发展有望带动人工智能及相关产业倍速增长,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


  据《智能计算中心创新发展指南》测算,“十四五”期间,在智算中心实现80%应用水平的情况下,城市对智算中心的投资可带动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增长2.9至3.4倍,带动相关产业增长36至42倍。


  单志广表示,当前不少地方正大力发展人工智能、芯片、自动驾驶、元宇宙等创新驱动型产业,这些创新产业发展需要大规模智能算力支持。例如,智能汽车对算力的需求将比手机大得多。


  不少地方出台算力产业专项政策。《成都市围绕超算智算加快算力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提出,成都将每年发放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的“算力券”,用于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和创客、科研机构、高校等使用算力资源。


  浪潮信息高级副总裁刘军表示,承载人工智能计算的智算中心可以为各类技术创新提供支撑。一方面,智算中心可以为构建安全可信、可复用的技术研发环境提供算力设施支撑,为各领域科技研发提供智能计算服务,加速科技研发的进程。另一方面,智算中心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载体,智算中心的快速建设推广与规模化应用将推动通信服务网络、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迭代,从而促进技术创新。


  《智能计算中心创新发展指南》预计,“十四五”期间,在智算中心实现80%应用水平的情况下,城市/地区在智算中心建设投入的增长量对创新产出的贡献率为14%至17%。


  让智算中心“好用”“用好”


  专家认为,智算中心作为新型基础设施,要“好用”“用好”才能发挥效益。


  单志广认为,当前智算中心发展呈现“智能算力的发展需求快速扩大、通用智能的算法模型快速演进、普适普惠的服务生态逐步构建、绿色低碳的发展格局加速形成”四个新趋势。同时,智算中心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概念认知尚不清晰、应用场景尚不丰富、运营模式尚不成熟等问题与挑战。


  刘军表示,预计未来算力中心有80%是智算中心,未来5年我国智能算力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超过50%。在这样一个大的需求面前,需要以应用、产业为出发点,进一步引导智算中心创新发展。


  单志广建议,智算中心建设应以应用为导向,坚持开源开放、集约高效、绿色普惠的建设原则。一方面,智算中心建设要以开放硬件和开源软件为主,融合多元算力,实现算力的聚合、调度、释放;另一方面,要朝着标准化、集约化、低门槛和绿色低碳方向发展,通过算力+算法的一体化、基建化,发挥智算中心普惠高效的赋能效果。他还表示,智算中心建设需要选择合理的建设和运营模式,实现长效运营,促进有序布局。(记者 郭倩)


  转自: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