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困境待解 国内充电桩企业加速布局海外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2-12-14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此前披露的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延续高增长态势,2022年前三季度出口49.9万辆,同比增长96.7%。伴随着国产新能源汽车加速走向世界,充电桩企业也开始海外市场布局,市场分析认为,海外充电桩在政策补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高的刺激下或于2023年进入需求拐点,我国产品有望以高性价比优势迅速打开海外市场。


  海外市场需求将爆发


  2021年以来,欧美多国密集发布充电桩政策及补贴计划,推动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展开。


  2021年11月,美国两党基础设施法案正式生效,根据该法案美国将投入75亿美元用于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该项投资目标为2030年前在全美建设约50万个公共充电桩。


  2022年10月27日,欧盟就“2035年起欧盟市场所有在售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二氧化碳排放量为零”的计划达成一致,相当于从2035年起禁售汽油车和柴油车。


  瑞典2022年8月出台了电动车充电站激励措施,对公共和私人充电站投资提供最高50%的拨款,对私人充电桩的最高补贴额为每个1万克朗,对完全用于公共用途的快速充电站提供100%的拨款。


  冰岛计划在2020-2024年间为公共充电桩等基础设施提供约5327.2万美元补贴;英国宣布2022年6月30日起,英格兰区域所有新建房屋,都必须配备至少一个电动汽车充电桩。


  国信证券计算机行业首席分析师熊莉表示,当前,欧美各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普遍低于30%,后续销量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然而新增充电桩的速度与新增电动车销量增速严重不匹配,促成其建设需求迫切,发力空间较大。


  据国际能源署预测,2030年欧洲和美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将分别达到730万辆和310万辆。快速增长的电动车销量将刺激欧美充电桩建设需求的爆发。


  与我国相比,目前欧美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缺口蕴含巨大的市场空间。光大证券研报指出,截至2022年4月份,美国车桩比为21.2:1,欧盟整体车桩比为8.5:1,其中德国为20:1、英国为16:1、法国为10:1、荷兰为5:1,均与我国有较大差距。


  国内桩企布局出海


  2022年下半年以来,已经有不少涉及充电桩业务的上市公司披露海外业务布局。


  道通科技表示,公司交流桩产品自2021年底开始销售以来,陆续拿到英国、新加坡、法国、荷兰、德国等多国订单并逐步进行交付。


  易事特表示,公司看好海外充电桩市场的发展契机,为充分掌握海外市场的政策法规和准入门槛,之前就开始积极进行相关认证和测试工作,已经通过欧洲权威测试机构TüV等多个测试或认证。


  香山股份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已在进行欧标和美标充配电产品的开发,目前公司的欧标充电桩产品已经完成开发,正通过海外团队和渠道逐步投向海外市场。


  盛弘股份在半年报中透露,公司Interstellar交流桩通过欧标认证,成为首批进入英国石油集团的中国桩企供应商。


  “中国制造电动车出口快速增长直接带动国内充电桩企业加速布局海外市场。”广东万城万充电动车运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邓军说。据他透露,万城万充也在布局海外市场,并将充电桩主机出口作为新的盈利点。目前公司充电桩设备主要出口东南亚、南美,同时正在研发欧标美标产品。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披露,今年1-10月,我国出口新能源汽车49.9万辆,同比增长96.7%。其中欧洲市场是中国电动汽车主要出口目的地。 据海关总署统计,2022年上半年,西欧市场占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的34%。


  除了看好海外蓝海市场,国内充电桩企业转舵出海还在于国内市场竞争饱和,桩企面临盈利难困境,亟需寻找新的市场空间创造盈利点。


  2016年以来我国充电桩行业爆发式发展,吸引各路资本竞相布局,其中不乏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国资背景企业、上汽集团、宝马等传统车企、小鹏汽车、蔚来、特斯拉等新能源车企以及华为、蚂蚁金服、宁德时代等巨头。


  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共有充电桩相关企业超27万家,并在高速增长中。2022年上半年新增3.72万家,同比增长55.61%。


  “桩企在公共充电网络上的竞争激烈,不惜打价格战抢占市场空间,造成行业盈利难。”邓军说。


  广发证券指出,不同于国内同质化竞争激烈,海外认证进入门槛较高,国内桩企依托成本优势,在海外市场具备较大的盈利空间,产品有望以高性价比优势,迅速打开海外市场。


  转自:新华财经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