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年进博会最吸睛的汽车展区,跨国车企们正不约而同地联合上演一场智能秀。
11月7日,《证券日报》记者在第五届进博会汽车展区看到,各车企竞相展示炫酷车型,丰田展台的自动驾驶概念车,摩比斯展台的多场景智能座舱……不仅吸引观众纷纷拍照打卡,也令人对未来高度智能的出行方式充满期待。
据记者观察,车企们在汽车展区所展示的车型九成为新能源汽车,而电动化及智能化堪称本届进博会汽车展区的“主题词”。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苏波11月7日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全球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的电池要不断提高质量和使用寿命。另外,芯片在短期内很难实现完全自主,要加快对关键核心零部件的攻关和创新。
电动化和智能化成主流
记者在现场看到,丰田在展区用“全方位电动化”的标语展示了一辆“加氢3分钟续航850公里”的氢燃料电池车。据悉,该车已在海外正式销售,此次将首批限量进口50台,并通过广汽丰田渠道销售。
除了氢燃料电池车,各大跨国车企的纯电动汽车更有不少是全球首发和“进博会首秀”。在大众汽车展台,所有参展车辆均为纯电汽车,其中ID.AERO概念车将于2023年上市;奥迪展出了奥迪RS e-tron GT和已经实现国产的奥迪Q5 e-tron,到2022年底,奥迪将在中国市场提供7款新能源车型。
记者还注意到,车规级芯片厂商也在进博会上暗自比拼实力,各家都带来了最新的汽车电子芯片和解决方案。
在电气化、智能化、自动驾驶等趋势驱动下,新能源车芯片成为半导体产业新的增长点,而5G和AI技术的结合也正促使汽车成为“第三生活空间”。
据观察,“车规级芯片龙头”高通展位上展示出“骁龙数字底盘”所涵盖的多种汽车解决方案。据了解,自2020年起,骁龙座舱平台已经支持中国汽车品牌推出了超50款车型,包括长城、小鹏、蔚来、理想等众多领先品牌。
高通有关工作人员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汽车行业正在向智能驾驶时代演进,使得汽车对于高性能、高能效芯片的需求攀升。目前,骁龙汽车智联平台已支持众多中国汽车品牌率先发布了支持5G技术的智能网联汽车。
闻泰科技副总裁邓安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闻泰科技旗下安世半导体目前已跻身全球车用半导体厂商前列,目前每一款新车都使用了数百款不同的安世产品,比如传统内燃机、混合动力和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电机控制和车载充电器等。作为三代半车规级功率GaN场效应管供应商,安世半导体的第三代半导体GaN产品特别针对新能源汽车电驱及高压充电系统,目前已在全球范围内与众多行业头部供应商展开合作。
不仅仅是芯片,“全球90%以上的锂离子电池生产都在亚洲,大多数领先企业来自中国。赢创把全球锂离子电池中心放在中国是不二之选,不断提升锂电池性能也是中国新能源车换道超车的关键。”赢创集团大中华区副总裁吴玉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在11月7日举行的以“智能网联赋能汽车品牌全球化”为主题的“第五届全球汽车发展趋势论坛”上,苏波表示,我国汽车行业正处于换道超车的关键时期,必须加快发展,保持优势,才能引领未来。苏波建议,在此过程中,要加强对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的整体推进;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生态系统建设;加强新能源汽车品牌建设;进一步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
解锁未来出行新方式
在汽车展区,“世界第六大汽车零部件厂商”摩比斯的一款都市共享型移动出行概念车,由于外观颇为可爱和迷你,吸引了不少观众。
摩比斯现场工作人员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该车辆基于L4级自动驾驶,简单轻便。用户在驾驶M.Vision POP时,将智能手机放置在方向盘上,手机上的信息就能及时联动到车辆前方的屏幕上,开启用户识别或声控识别等功能,还能通过手机的传感器控制车辆转向。
在此次进博会上,摩比斯六款技术与产品集中亮相,展示了其在氢能源、电动化、无人驾驶、智能座舱等前沿领域的布局。
据上述工作人员介绍,摩比斯多场景智能座舱COMFI基于车辆实现L4级自动驾驶,全程无须驾驶员操作。在驾驶模式中,方向盘上的心电传感器可以监测驾驶者生理和精神状态,避免疲劳驾驶。
此外,丰田展出了e-Palette自动驾驶概念车。丰田展区工作人员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这款车考虑到自动驾驶技术在不同生活场景中的应用,可以运人、运物,还可以运“服务”,比如咖啡店、酒店和办公室,打造多种移动出行的解决方案。
摩比斯中国创新中心总监王总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三年来,我们已经与超过20家中国初创企业在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电动化等领域开展前沿技术合作,并联合上下游产业链、风投机构、政府母基金等合作伙伴共建智能汽车产业创新生态。”(李春莲 施露)
转自:证券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