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创下新高且出口势头较好。在稳增长、促消费等政策支持下,我国汽车产业克服疫情等因素冲击,呈现出恢复增长的良好态势,为稳住经济大盘发挥了积极作用。数据显示,1-8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97万辆和386万辆,同比增长1.2倍和1.1倍;出口34万辆,同比增长97.4%;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部汽车销量比重达到22.9%,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1000万辆。
部分地方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
新能源汽车作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已成为一个风口行业,吸引了大量技术、资本向这个行业汇拢、集聚。但部分地方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的情况,9月15日,在国新办举行
“我国维护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稳定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认为,新能源汽车目前成了一个风口行业,吸引了大量技术、资本向这个行业汇拢、集聚,加之一些地方政府也有转型升级方面的愿望,在各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在部分省市、地方确实存在着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的情况,但是这是发展中的问题。他说,随着产业的成长、成熟,这些问题都会逐步得到消化解决,当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还面临着加强政策法规协调、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保护等方面的新任务,这些都需要今后加力去解决。
针对今后新能源汽车一些技术创新突破方面是否面临更多障碍问题的提问,辛国斌认为,这些都不是非常突出和重要的问题。他分析,新能源汽车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有各种资源要素向这个领域汇聚,这些问题都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得到解决。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实施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2021-2035年)》,进一步加强统筹规划布局,采取更加有力措施,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辛国斌表示,后续将重点做好这几个方面工作:一是加强统筹协调。推动建立产业发展协调机制,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有机结合,落实落细各项工作任务,发挥各方协力、完善支持政策,促进跨行业、跨领域融合创新发展,把相关问题研究透、解决好。
二是优化配套环境。要持续支持关键技术创新突破,加快充换电、车路协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关键资源保障能力,优化新能源汽车实施的 “双积分”管理办法,营造更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三是进一步完善监管方式。要进一步细化法规和管理要求,持续完善标准体系,加强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监管。辛国斌认为,没有产业安全就没有产业发展,所以要把这些问题解决好,同时支持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试点,目前已经作出了统筹安排,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进一步发展,再上新台阶。
产业链存在产能过剩风险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已经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拉动新阶段,在搞活汽车流通、扩大汽车消费等相关政策措施的推动下,预计,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将稳定向好,规模进一步攀升,延续增长态势,预计销量超过550万辆,同比增长56%。但新能源汽车发展也面临多方面挑战。具体表现在:在产业链方面,新能源汽车存在产能过剩风险,且产能与市场布局待优化;动力电池原材料供应不稳定、价格上涨导致动力电池成本上升;氢燃料电池汽车面临制氢、储氢、加氢、运氢全链条氢能供应体系建设问题;芯片自主问题严重制约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
在产品方面,整车成本依然偏高、动力电池安全问题依然存在、关键技术环节存在短板、芯片紧缺等问题待进一步发展完善。
在使用环境方面,充电基础设施依然是短板,后市场流通服务体系还有待健全。
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方面,新能源汽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污染远低于传统燃油汽车,但电池中所含重金属元素废弃之后甚至会引发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问题需引起高度关注。
优化产业布局 不再 “遍地开花”
9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认真落实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持续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研究完善新能源汽车政策体系,营造有利于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环境。二是坚持“全国一盘棋”优化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按照区域集聚、主体集中的原则,构建布局合理、发展有序、运行高效的产业格局。三是鼓励企业充分依托我国产业基础,加强技术创新,加快突破新能源汽车关键系统部件和基础共性技术,持续提升全产业链核心竞争力。四是继续以开放的姿态深化国际合作,鼓励中外双方企业深化合作方式,拓展合作领域,实现更高水平的开放合作和互利共赢。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最大生产国和消费国,在过去几年,中国出现了几百个新能源汽车品牌。据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平台统计,截至2019年3月,国家平台累计注册新能源整车企业达到635家,成功注册新能源整车企业的有486家,通过 “平台符合性检测”的新能源整车企业有450家。此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市场在售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已经超过了70家。业内人士认为,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将不再 “遍地开花”,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全国一盘棋”产业布局理念之下,过去靠市场野蛮生长、靠补贴成长起来、缺乏竞争力的产能和品牌将面临极大挑战,一些产能会加速退出,一些品牌会销声匿迹。(记者 祁晓玲 孟凡君)
转自:中国工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