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大柳塔煤矿、大唐集团能投公司龙王沟煤矿、中天合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门克庆煤矿等煤矿相继通过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验收,为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打出了“样本”。
近年来,煤矿智能化建设不断提速,山西、内蒙古等地持续推进煤炭智能化开采。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已建成800多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实现智能化工作面从薄煤层、中厚煤层到特厚煤层的综采、综放开采的全覆盖。但业内人士也指出,当前煤炭行业的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技创新能力仍需提升,应通过技术创新、点面结合等方式持续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助力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
政策力推下成效显现
国务院今年1月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要求,加快推动智慧能源建设应用,促进能源生产、运输、消费等各环节智能化升级,推动能源行业低碳转型。据国家能源局此前发布的消息,为依法依规开展煤矿智能化建设,智能化发展将写入《煤炭法》修订草案和“十四五”煤炭发展规划。此外,《智能化示范煤矿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和《煤矿智能化专家库管理暂行办法》,以及《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2021年版)》和《智能化示范煤矿验收管理办法(试行)》均已出台,为地方和企业开展智能化煤矿建设提供了依据。
政策力推下,多个煤炭主产省区按下了煤炭智能化建设“加速键”。
以煤炭大省山西为例。截至2021年底,山西省328处煤矿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入围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建设名单,采掘效益大幅提升,工人劳动强度明显降低。截至今年6月底,山西省又新建成5座智能化煤矿、220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更有24座煤矿实现5G入井,煤矿智能化开采位居全国前列。
“采掘自动化、平台智能化、运营信息化正在煤矿智能化建设进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山西省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苗还利近日在智能矿山建设论坛上指出,政策支持下,煤矿智能化建设正迎来高速发展的黄金期,同时也必将为科研院所和设备厂商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和空间。
技术赋能下建设提速
“从5G技术角度看,我国目前已走在世界前列,在煤矿智能化设备配套方面,国内大量的煤矿设备供应商正在向智能化方面靠拢。”埃森哲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自然资源行业主管李喆表示,“双碳”目标下,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将逐步下降,但实际使用量在上升。“一方面需要淘汰落后煤矿,但另一方面保供需求没变,对煤矿生产效率和产出提出了迫切需求。”
苗还利提出,煤矿企业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专注目前煤炭价格形势较好的战略机遇期,充分吸收先进技术;科研院所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提供技术支持,帮助指导煤矿企业因地制宜进行智能化矿井建设;设备供应厂商要针对协同作业困难、导航定位等难题,突破创新,解决智能化技术中的卡脖子技术。
值得注意的是,以政策及市场需求为依托,我国部分煤矿企业已在煤矿智能化技术应用创新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
据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华为煤矿军团资深专家肖宇彪介绍,华为矿鸿操作系统作为智能矿山开放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核心,可为不同设备的智能化、互联与协同提供统一语言,实现一套系统覆盖煤矿设备。“随着智能矿山建设的动态演进,在统一数据架构的支撑下,全量数据在各类场景下的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和应用能力也愈发强大,这将不断助力矿山智能化数字化升级,真正的智能矿山也将逐步成为现实。”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西有限公司集团客户部副总经理李斌介绍,5G基站等网络技术创新,智能化采煤工作面、智能化掘进工作面等应用融合创新以及多项煤矿行业标准的制定加速了与传统采矿业的深度融合。下一步,业内将主动探索5G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在采矿行业的融合创新应用模式,以“5G+工业互联网”助力矿山实现“机进人退”,推动矿山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互联互通中协调统一
需要注意的是,在与技术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传统煤炭产业如何适应新技术的发展节奏以及装备调试,直接影响着煤矿智能化建设进程。
有业内人士坦言,采矿业当前面临招工难、招出色的技术人员更难以及投资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同时,我国虽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积累了显著的技术优势,但矿山相对滞后的网络基础设施严重制约着新技术的运用,掣肘着智能化改造效益的发挥。而且,目前部分企业安全管控类系统均为独立的子系统,各子系统之间无法做到数据互联互通以及协同控制、报警。目前的智能化掘进系统未配置惯性导航系统,智能化掘进达不到100%,且尚未实现采掘数据自动存储并上传于地面客户端。
李喆认为,煤矿智能化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复杂课题,也是涉及多系统、多层次、多专业、多领域、多工种相互匹配融合的复杂系统,迫切需要统一技术体系,实现深度互联互通。“各行业参与煤矿智能化建设应以促进煤矿安全、少人、提效为目标,建立智能化矿山协同推进机制,推进煤炭生产全流程的智能化建设。”(记者 仲蕊)
转自:中国能源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