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5月,我国出口汽车数量环比增长73%,同比增长62.3%。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尽管受国际物流不畅、国内供给能力较弱等因素影响,5月汽车月度出口量仍创年内新高,延续快速增长势头。
值得注意的是,5月新能源汽车出口4.3万辆,同比增长130.5%。1月-5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共计出口17.4万辆,同比增长141.5%。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近日发布的《2022年5月新能源汽车行业运行数据报告》指出,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速扭转连续3个月下降的趋势,实现大幅反弹。
产业链优势凸显
乘联会的数据显示,5月,新能源汽车出口方面,上汽乘用车出口8212辆,东风易捷特出口3937辆,吉利汽车出口1786辆,奇瑞汽车出口670辆,长城汽车出口506辆,比亚迪出口415辆。
事实上,我国汽车出口从2021年就开始呈现良好势头。2021年,我国汽车出口首次超过2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表现突出,出口量达31万辆,同比增长3倍。
“中国连续7年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新能源汽车出口的良好势头得益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完善。”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成本优势显著,车企采购电池、电机等核心部件成本较低。”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指出,2017年-2019年,新能源汽车出口数量较大,但乘用车基本是微型低速电动车为主,实际数量不大。近年来,新能源乘用车出口结构和数量均有所改善。“中国汽车出口欧洲市场取得巨大突破,其中,新能源汽车是中国汽车出口的核心增长点,改变了以往的被动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此前燃油车低价换市场的局面,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平均售价也在提高。据崔东树介绍,5月,我国出口斯洛文尼亚和比利时的新能源汽车平均价格达到了2.9万美元/辆。
欧洲市场新机遇已至
当前,欧洲已成为我国新造车企业以及传统车企出海的首选目的地,蔚来汽车、小鹏汽车、威马汽车、岚图汽车等均已登陆欧洲市场。数据显示,目前已有近10家中国车企向欧洲出口新能源车型,中国电动汽车已经占到欧洲电动汽车总销量的10%。
据了解,不少欧洲国家在新能源汽车购置、配套充电基础设施使用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优惠政策,例如,挪威的高补贴政策使得新能源汽车购买成本低于燃油车。
近日,欧盟再出禁燃举措,27国一致同意2035年禁止在欧盟境内销售燃油车。业界普遍认为,欧盟激进的禁燃政策将给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带来新机遇。
不过,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独立研究者曹广平提醒:“欧盟的禁燃举措也将加剧各类新能源汽车产品和核心技术的竞争,后续欧盟对电池等的环保和回收法规也势必会更加严格,在这些方面,我国车企要继续做好应对大风大浪的准备。”在他看来,目前欧洲经济发展受限导致欧洲汽车整体消费水平下降,也是欧洲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升高的一大原因。与此同时,各国新能源汽车的高补贴政策能否持续,将来也是决定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快慢的一大因素。
加快提升技术优势
“国际化是异常艰难的事,比在国内市场竞争难了不止一个量级。”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曾坦言。
事实上,任何汽车品牌进入新市场都存在难点。“就品牌认知度而言,欧洲大部分消费者还是比较认同大众、雷诺等本土品牌,大部分欧洲消费者对像蔚来、小鹏等的新品牌并不熟悉。”张翔指出。
不过,不少欧洲传统车企在推进电动化转型中仍存在一定的内部阻力,而我国车企布局新能源汽车市场较早,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产业链较为完备,智能化水平优势明显。例如,奇瑞汽车等车企以及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上游电池企业均已在欧洲建厂。未来,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从出口到实现海外本土化生产,产业链优势将更加凸显,更利于中国品牌汽车的发展。
“我国纯电动汽车相对于欧洲产品来说具有市场先发优势,产业链完整且成本低,但也要警惕欧洲车企的后发潜力,包括其雄厚的汽车产业基础、核心技术和零部件的把控能力和严格的技术法规壁垒等。”曹广平表示,“我国产品占据欧洲的部分中低端市场后,未来能否向更高产品销量或更高端发展,取决于产品本地化设计、技术创新引领、质量控制和服务水平。”
张翔对此建议:“我国车企投资欧洲的力度要及时调整,在产品技术领先的车型上步步为营,专注于以核心技术、核心产品来灵活应对欧洲市场的各种变量,特别是要根据当地消费者需求设计车型。(实习记者 杨梓)
转自:中国能源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