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决战决胜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众多中央企业和地方国企都将提升资产证券化率作为国企改革的重要工作,明确提出目标和举措。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各项改革的推进,作为国企优布局、调结构的重要手段,国有资产证券化今年将迎来更为有利的条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上市将获力挺。
2月6日,香港联交所披露,金茂物业服务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上市聆讯,该公司为中国中化旗下中国金茂控股集团附属物业公司。
中国移动正式登陆A股,成为“红筹公司回归A股主板上市第一股”;中国船舶集团推动旗下新能源业务资产整体上市;国家能源集团打造A+H风电上市平台龙源电力……2022年以来,央企资产证券化动作频频。
“今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决战决胜之年,资产证券化率是央企和地方国资委的重要改革指标,预计相关动作将提速。”阳光时代律师事务所国企混改中心负责人朱昌明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健全和注册制的全面实施、公司法(修订草案)关于授权资本制和类别股的规定生效、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成熟定型,各项改革合力效应将为资产证券化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不少央企都在积极谋划。国铁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陆东福表示,2022年将深入推进铁路资产资本化股权化证券化。推动具备条件的企业重组股改上市,试点发行基础设施REITs(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研究既有上市平台资本运作方案,制定提高国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的指导意见。
“中海油回归A股的相关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目前进展比较顺利。”中海油首席执行官徐可强表示。另据《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保利集团今年将加快改革步伐,推动一些子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地方也纷纷明确国资证券化目标。安徽国资委制定了《省属企业国有资产资本化证券化工作方案》,并经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力争用3年时间,通过混改和合资合作等方式引进资本1000亿元、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1000亿元、带动社会资本设立规模1000亿元的基金群,引导资本重点向该省十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集中。
深圳市国资委大力实施“上市公司+”和“基金群”战略,2021年全系统上市公司增至35家,资产证券化率达59.4%,目标是到2022年提升至6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资产证券化成为国企优布局、调结构的重要手段,新能源、节能环保、科学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上市获更大力度政策支持。
国务院国资委有关负责人此前表示,推动一批中央企业科技创新的“尖兵”在科创板上市,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国务院国资委去年底发布的《关于推进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导意见》也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低碳产业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
中国建筑出台分拆上市、并购及混改指导意见,加大对领跑企业资源投放,推动每家二级企业都打造出至少1家国家级或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目前全集团已获评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和1项“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2022年山东省国资委将梳理山东省属企业优质权属企业情况,筛选具备北交所等上市条件的新三板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加大培育力度;引导上市公司加强市值管理,鼓励山东省属企业向上市公司注入同业资产,将主业资产进一步向上市公司集中,着力提高资产证券化质量。
北京市国资委也表示将梳理拟上市企业库,重点培育和推进“专精特新”企业上市,积极动员和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到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同时引导国有资本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
清华大学中国现代国有企业研究院研究总监周丽莎认为,资本市场在推动科技创新、服务转型升级、优化资源配置和共享发展成果等方面肩负历史使命。资本市场股权融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独特机制,加快了创新资本的形成。
朱昌明表示,目前,资本市场正日益成为要素资源配置的重要平台,发行上市、交易、退市、再融资的市场化为“专精特新”企业上市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国资国企要做好顶层设计,综合应用国企改革各项政策,注重企业合规经营。(记者 王璐)
转自: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