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乡村振兴发展指数发布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12-24





  首个乡村振兴发展指数发布——让乡村振兴进程可测度可评估


  12月23日,在北京召开的乡村振兴发展指数暨湖州市乡村振兴发展评价报告发布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城乡发展一体化智库、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发布了首个乡村振兴发展指数,浙江省湖州市成为首个乡村振兴发展指数评估的样本。


  首个乡村振兴发展指数的发布具有怎样的意义?如何完善乡村振兴衡量指标体系?如何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权威专家就这些热点进行了深入研讨。


  为系统评估提供可借鉴视角


  党中央高度重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并做出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今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了今后五年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提出了22项具体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3项、预期性指标19项,首次建立了乡村振兴指标体系。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张海鹏介绍,此次发布的乡村振兴发展指数以“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目标值,包括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5个方面,由5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34个三级指标构成,逐步探索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乡村振兴评价体系。


  “例如,产业兴旺就包括了农业发展、产业融合、城乡融合3个二级指标,其中又包含农业机械化、粮食生产水平、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用水效率、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城乡二元经济8个三级指标。”张海鹏说。


  “从总体上看,这一评价体系在指标的选取上兼顾了科学性和样本的代表性,体现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要求,让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可测度可评估,具有较强的示范意义和价值。”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指出。


  “编制乡村振兴发展指数,通过指数对各地乡村振兴水平进行评价,有助于各地清晰认识自身乡村振兴的现实水平,了解各地乡村振兴的发展水平与差距,总结乡村振兴的实践经验。”农业农村部政策与改革司副司长赵长保认为,这一指标体系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开创性意义,为引领乡村振兴战略的系统评估提供了新的可借鉴的视角。


  为乡村振兴提供可借鉴范本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重点做好垃圾污水处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


  近年来,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诞生地以及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发源地,湖州发挥城乡协调发展和生态环境优势,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发展,以全域建设美丽乡村为重点,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走出了一条以“美丽乡村”为品牌特色的新农村建设湖州之路。


  “湖州在乡村振兴中,已经形成了立法、标准、政策三位一体的完整体系,以此不断提升宏观指导和顶层设计水平。”湖州市副市长蒋伟峰介绍,今年《湖州市美丽乡村建设管理条例》即将出台,其中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整治都做出了具体规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标准体系。


  此次发布的乡村振兴发展指数评价结果显示,湖州乡村振兴总体发展水平较高,已经接近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按目前进展,湖州将于2023年总体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作为乡村振兴的先行示范区,湖州乡村综合发展水平较高。而我国地域广大,不同地区发展条件和资源禀赋不同,各地探索乡村振兴之路既要借鉴湖州等先进经验,又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科学谋划。”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张云华说,在乡村振兴中,要发掘乡村的自身价值,同时通过改革让人、财、物等要素更多地流向农村,促进乡村和城市实现优势互补。


  国家发改委农村经济司副巡视员邱天朝指出,建立科学合理的乡村振兴指标体系,要注重指标的系统性、全面性、差异性和长期性,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坚实保障。


  以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对明年经济工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的总体要求。


  专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加快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实现农业农村发展动能转换。


  “乡村振兴无论是从产业兴旺还是农业农村现代化角度来说,归根到底都是要提升劳动生产率。”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指出,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要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和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促进公共资源城乡均衡配置,从而实现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中,要抓好打好脱贫攻坚战、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注重试点示范等几项重要工作,同时要处理好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政府与市场几大关系,以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宋洪远说。


  “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化、村庄形态的变化以及收入结构的变化,迫切需要创新农村产业发展模式和乡村治理方式,对乡村振兴提出新的要求。”赵长保说,要注重选择适宜农村、扎根农村、服务农村、环境友好的产业,增强乡村振兴内生动力;要构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记者 李慧)


  转自:光明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