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部2012年铁路新上项目锐减 新开工项目仅剩9个


作者:宋菁 孙春芳    时间:2012-02-16





铁道部2012年计划新开工项目数量或出现大幅削减。

  有媒体报道称,铁道部今年计划新开工项目只有9个,这一数字大大低于2011年的70个计划新开工项目。

  2月15日,接近铁道部人士向本报证实了上述消息,该人士虽然未透露具体的项目清单,但他表示这其中不少是内蒙、山西等资源大省的煤炭外运货运线路和客货混运的普通线路,而高铁线路更多将是“保在建”,再有大型新建项目的可能性不大。

  中铁隧道副总工王梦恕也表示,新开工项目可能将以重载化的货运线路为主。

  前述消息人士还指出,按照铁道部相关研究机构原先的估算,预计2011年、2012年的铁路基本建设投资会达到1万亿元的规模,到2013年之后投资规模才会出现明显缩减,但受到去年铁道系统连串人事变动以及“7·23”甬温线动车事故的影响,去年和今年的铁路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已经大幅逊于预期。

  2011年,铁道部全年的基本建设投资计划为7000亿元,计划安排新开工项目高达70个。而动车事故发生后,铁路建设步伐明显放缓,2011年最终仅实现铁路基本建设投资4690亿元。

  而根据铁道部部长盛光祖去年底在铁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铁道部2012年基本建设投资规模进一步缩减至4000亿元左右。

  新建项目多为煤运线路

  前述接近铁道部的人士透露,铁道部今年安排的53个拟开工项目大部分是国家发改委还未批复的项目,自去年初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落马之后,发改委批复开工的铁路新建项目屈指可数。

  据本报了解,2月初国家发改委基础产业司刚刚批复项目建设书的蒙西到华中煤运通道下称蒙华铁路有望列入今年新开工项目的名单之中。消息人士表示,这条铁路的可研报告编制和评估工作马上就要开始,年内开工问题应该不大。

  该人士还透露,包括蒙华铁路在内的煤运通道项目都为铁道部的盈利项目,山西、内蒙的地方政府以及私人资本均有意介入投资。

  某高铁项目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铁道部目前的规划,“四纵四横”高铁主要路线被纳入“保在建”的范畴,枝节线路的建设时间已被全面延后。除了上述新建的煤运通道外,在建的高铁主要线路也将是今年铁路基本建设资金投入的重点之一。

  他提醒,由于高铁主要线路早已陆续开建,且主要集中在2012年以及2013年完工,今年及后续几年的铁路新建项目中不会再涉及大的高铁建设项目。

  他透露,由于去年贷款资金紧张等多因素影响,大部分的在建高铁项目的开通时间已经比最初计划普遍延迟了一年左右。

  投资规模大幅缩减

  前述接近铁道部的人士称,今年的5000亿铁路固定资产投资中,有4000亿是基本建设投资,还有1000亿主要是设备以及部分既有线路更新改造的投入。

  他称,这一投资计划低于预期,“根据当前的高铁在建项目以及即将开工的部分煤运通道项目估算,今年的投资额应该不止4000亿。”他认为,难以保障项目资金的及时到位,是今年投资计划盘子缩减的最重要原因。

  他透露,去年底,铁道部曾经向国家发改委提交过一份报告书,其中对在建和未建项目做了细致分类哪些属于应该力保尽快恢复建设的,哪些属于应该尽快开工的,哪些属于可以推迟开工的。

  但截至目前,他本人未获知此事有答复,今年的铁路建设资金将如何具体保障也未见有明确说法。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月初的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座谈会上曾表示,铁路建设资金的解决将主要靠三个途径:国家资金、政府支持的债券和引入民间资本。

  在国家资金这块,预算内的固定资产投资在今年财政开支的预算中是否会有所增长,依然是未知数。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向记者表示,今年支出的重点依然会是三农、保障房建设、教育、医疗卫生等重点领域。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苏明则称,虽然考虑到国家会通过拉动投资来保增长,但同时会考虑控通胀的因素,因此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是否扩大,还很难说。

  在引入民间资本方面,蒙华铁路将主要引入陕煤、神华等能源企业。内蒙古发改委铁道办人士称,内蒙古自治区内的能源企业如伊泰、蒙泰等也将出资,区内由于本身的财力问题,出资将不会很多。不过,考虑到这类新开工的项目中大部分的货运项目盈利前景可观,因此在吸引民间投入方面应该问题不大。

  但此次铁道部的投资建设计划中,续建和收尾工程多为客专项目,其上座率和盈利前景皆不容乐观,因此这部分资金依然需要国家资本或发债来解决,铁道部的融资压力仍然巨大。

  前述接近铁道部人士介绍,近期铁道部正在考虑如何提高既有高铁线路的效益,酝酿推行资产经营的责任制,考察线路的盈利能力,而非过去仅关注客运周转量等指标。他说,铁道部寄望已经通车的高铁项目的盈利改观有利于后续高铁线路的引资。(作者:宋菁 孙春芳)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