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三个如何”是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履新后提出的三个关心的重大问题,即如何以资本市场的科学发展来促进国民经济的科学发展,如何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服务于中小企业、“三农”和创新创业活动,如何在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中体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此后,资本市场围绕“三个如何”、推进相关业务创新的探讨声音积极而热烈,特别是对于债券市场的改革和创新声音更是让市场嗅到了机遇,券商提出的关于债券市场改革的9项建议,或会令业界期待的政策“东风”来得更快些。
目前业界对证券公司业务转型和创新的探讨一直颇为密集,这其中不仅包括发行制度改革、经纪业务转型、资产管理业务等,债券市场的创新发展也在研讨之列,证券时报记者从多家券商处了解到,监管层目前汇集和整理了证券公司对于我国债券市场改革的9项重要建议,以推动行业的创新发展。这些建议涵盖了从制度改革、产品创新到完善交易机制等各个方面内容,是目前债券市场改革动向的一次全面汇总。
推动制度改革
围绕公司债发行制度的改革建议成为了业界的关注焦点。有券商认为,要实现公司债市场的快速发展,就必须推动公司债发行制度进一步市场化。
据部分券商反映,目前公司债审核“绿色通道”制度对公司债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建议将此制度进一步补充完善,根据上市公司的资信评级、净资产规模等指标进行分类评级,制定相应标准实行快速审核、常规审核或暂缓审核等不同处理方式,提供多样的发行管理方案。
例如,首先对符合一定标准的公司债券实行注册制,逐步取消对发行主体的审核制度,推动公司债券的发行管理从目前的核准制向注册制转化,把公司债券能否发行、发行多少的决定权交给市场。
限制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的另一项难题是投资者群体过于单一。因此,调整相关制度,放宽债券投资者群体则显得尤为迫切,特别是提高银行、信托、QFII等机构投资者的参与度。
券商的承销经验表明,由于目前交易所市场的债券存量、二级市场流动性都很低的现状,虽然几家上市银行能够投资交易所债券市场,但未能发挥预想的作用,银行在交易所市场的活跃度依然很低。
因此,为增加机构投资者对交易所债券市场的参与度,建议取消对信托计划开立交易所账户的限制,吸引银行理财产品资金进入交易所债券市场;加大QFII的审批力度,鼓励QFII投资国内债券;放开非上市银行、农信社等机构进入交易所市场的限制;明确银行可参与交易所回购市场。
“目前债券投资者的群体过于单一,造成了部分产品遭到哄抢,另一部分产品却无人问津的局面。”北京某大型券商资本市场部人士表示,目前债券市场的主要投资者还是以保险公司为主,因此对产品的需求类似,投资风格也严重趋同。
实现产品创新
针对我国债券市场产品过于单一的局面,券商的建议主要集中在推出高收益债券、利率互换等基础衍生产品和债券指数基金上。
推出高收益债券等新产品是目前市场最为关注的话题,也是目前证券行业内翘首以待的重要产品。部分券商建议,鉴于高收益债券的风险回报特征可以吸引交易所市场部分投资群体的关注,建议允许发行高收益债券产品,为债券投资者提供新的品种选择。
“投资者对于目前严重趋同的债券产品已经感到乏味,高收益债券的推出将再次吸引投资者的关注。”上海某大型券商固定收益部人士称。
为提高交易所市场的流动性,券商还建议推出利率互换等基础衍生产品。据悉,证券公司可以作为债券的做市商,但做市商需要一些基础性衍生产品作为对冲风险的工具。因此,应在适当的时机允许交易所推出利率期货产品,借鉴银行间市场的经验,允许证券公司开展利率互换和信用违约互换交易等。
另外,债券指数基金也再次被提出。券商表示,针对交易所市场利率产品国债等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建议交易所推出以银行间市场国债、央票为构成个券的指数基金,借力银行间市场的债券存量和交易量优势,为交易所市场各类投资者提供高流动性的替代性利率产品。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