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许多在中国设有“生产车间”的德国企业来说,日渐上升的成本使中国正逐渐失去价格优势,德国公司目前出现回迁趋势。
弗朗霍夫学院“系统及改革”研究小组对此进行调查后做出上述结论。该小组17日发表的研究报告称,从2007到2009年,德国企业向国外转移生产车间的数字达到15年来最低点。对在中国的大部分德国企业调查后,专家们认为,德国企业向中国转移的时代已经过去,中国已不属于价格优势地区。
对西方企业来说,作为“加工厂”,10年前的中国非常具有吸引力,那时工人工资仅为德国人的十分之一,但员工受教育程度以及基础设施却很到位,德国企业因此纷纷将目光投向中国。现在的中国每年工资增长率已达20%,德中两国工人的工资差别上升到4:1。接受调查的德国企业普遍认为,在目前中国仍旧属于低工资的情况下,其产品价格可缩减3%到8%,这个价格已经不是非常有吸引力,许多企业已经预测到未来价格还会提高。
除了工资增长外,许多德国企业发现,在中国建立生产线,产品再返销欧洲其实并不合算。从欧洲到东亚的水路要走大约6周,这段时间内企业投入的大量资金无法周转,对企业经营产生影响。另外,企业领导层、研发和生产不在同一个地点,也常常相互阻碍。那些经营产量低以及手工制作产品的企业,愿意留在中国的仍较多。
有些德国企业回迁后将加工厂搬到欧洲其它国家。一家从中国返回后在捷克设厂的德国企业称,欧洲一些国家具备运输时间和价格上的优势,捷克工人的工资和中国工人差别不大,两国距离短沟通方便,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时也能尽快获得解决。
来源:中国新闻网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