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PMI升至53.3 强劲需求支撑生产指数走高


作者:胡健    时间:2012-05-04





经济企稳的信号已经愈加明显。

  据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以下简称CFLP昨日5月1日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4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3.3,比上月略升0.2个百分点,该指数已经连续5个月保持向上攀升的态势。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4月PMI的另一个利好讯息来自价格端。本月购进价格指数为54.8,较上月回落1.1个百分点。CFLP分析报告称,该指数在之前4个月持续上升,本月回落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后期价格有望保持平稳,有利于缓解通胀预期,也为政策微调留下了空间。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宋国青表示,现在政策倾向保守一点是现实的考虑,进一步的行动还得再等等看,如果3月CPI是偶然的反弹,就可再有放松;如果是趋势性的,则不能再雪上加霜,可稍晚些再行动。

  生产指数表现最为卓越

  4月PMI不仅创下近13个月来新高,而且还高于去年同期52.9的水平。鉴于GDP数据每季度只公布一次,PMI作为经济先行指数便成为考量中国经济近期以及未来几个月的主要量化数据指标。一季度中国GDP增速仅为8.1%,显著低于去年全年水平,而PMI折射的经济走势往往滞后3~6个月,由于今年前4个月该指数一直呈现稳步上行态势,中国经济最迟在三季度初企稳回升几成定局。

  而学界更多人认为,这一时间节点在二季度便可到来。澳新银行报告称,中国官方PMI指数表明中国的制造业仍然保持在较好的增速区间内,从过往历史来看,中国的生产季节往往从春节后开始,并从二季度逐步反弹,相信今年的整体表现也会基本符合过去的经验。

  澳新银行的信心主要来源于生产指数的卓越表现上,它在4月PMI的11个分项指数中最为耀眼,是本月PMI提升的主要动力。该月生产指数达到57.2,比上月大幅上升2个百分点,并创下2011年1月份以来的最高值。从行业看,金属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气机械器材制造业等18个行业高于50;只有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等3个行业低于50.

  需求疲软被视为经济加快下行的最主要原因,但从PMI来看,4月生产指数的大幅飙升仍有强劲需求在支撑。4月新订单指数为54.5,虽然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但已连续4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表明制造业企业新订单数量保持稳步增长势头,增速略有放慢。

  反映制造业外贸情况的出口订单指数为52.2,比上月回升0.3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保持在临界点以上,表明制造业产品出口量环比回升。

  与需求和生产相伴的指数是库存。4月产成品库存指数低于50,为49.5,较上月下降1.1个百分点,反映当前生产加快未带来过多产成品库存积压,这不仅意味着企业加快生产背后存在有效需求,而且困扰中国两个季度已久的去库存难题正趋于消弭。

  澳新银行认为,随着国内生产的开展,加上外部环境逐步稳定,中国经济已经开始了一轮比较明显的反弹过程。

  经济增速将呈现前低后高

  “从PMI指数看,经济增长的‘双稳’格局正在初步形成。”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表示,一方面宏观经济增长在趋稳基础上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购进价格指数回稳下行,适度的经济增长和适度的通胀正在形成。但他同时认为,“双稳”格局的基础仍不够稳定。

  CFLP特约分析师张立群也剖析说,订单反映市场需求状况,一季度出口、投资、消费增速都较上年同期明显降低,4月份PMI指数中的产成品库存指数回落1.3点,采购量指数回落0.4点,表明去库存活动仍在继续。

  中小企业发展势头不稳、波动性较大也需引起关注。最近两月小企业PMI连续回落,目前多数行业新订单指数普遍回升,而小企业新订单指数本月却不升反降,又回落到50以内。CFLP建议,政府对小企业的扶持,除了在金融、财税等方面给予优惠以外,应适度出台增加小企业订单、扩大其市场需求、鼓励其出口的政策措施。

  “受需求变化影响,预计未来经济增速仍有继续降低的可能。稳定投资增速、稳定需求增速成为稳定经济的关键。”张立群表示。

  在财政收缩政策引致的经济自发减速期到来的当下,澳新银行认为,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在上升。由于未来的6~7月份公开市场到期量仍较小,央行很可能在5月降低存准率一次,幅度为25个基点。

  交通银行分析师陆志明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随着一季度物价涨幅回落和经济增速放缓,宏观调控的第一任务将是稳增长,同时兼顾稳物价、稳资本流动和稳汇率。政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将实施结构性宽松。他称,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出现 “硬着陆”的风险很小,只要政策合理,调控适当,经济应该会保持合理的增速并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胡健)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