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巨头联手进军基金支付市场


作者:宋晓明    时间:2012-05-22





据《国际金融报》报道,5月11日,支付宝、财付通、快钱三家支付机构获得证监会颁发的基金第三方支付牌照,基金第三方支付正式进入“七雄逐鹿”的时代。基金公司需要拓展渠道,而第三方支付企业需要更大的市场,双方合作可说是两大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双方各取所需,取长补短,合作前景是双赢结果。虽然双方合作前景看起来很美,但回到现实双方依然要面对成本等“内部”问题和安全这一“外敌”。只要双方能够解决好“外敌”,那么经过有效协商沟通,化解好内部矛盾,双赢的局面并不遥远。

  三巨头联手进军基金支付市场

  基金第三方支付又添新成员,据《国际金融报》报道,5月11日,支付宝、财付通、快钱三家支付机构获得证监会颁发的基金第三方支付牌照。此次新增入围者十分亮眼,合计占有支付行业市场七成份额的两大寡头企业——支付宝和财付通双双入围。加之此前获批的汇付天下、通联支付、银联电子、易宝支付等四家机构,目前基金第三方支付这一市场已有七家企业分食,市场格局正式从“四方争霸”演变为“七雄逐鹿”。

  支付宝无疑是此次获基金牌照第三方支付企业中最受关注的一家。据艾瑞数据看,在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支付宝市场份额占49%,其用户注册数已达7亿,日交易笔数最高达到3369万笔,这将为基金网上销售市场增加巨大的客户资源。

  财付通则因其背后东家腾讯而受到关注,尽管业绩没有支付宝那样出众,但腾讯QQ造就的庞大用户基础却具有良好的挖掘潜力,只要开拓得当,财付通并非没有可能青出于蓝。

  快钱也是国内老牌第三方支付机构,截至去年10月31日,快钱已拥有1.18亿注册用户和逾125万合作伙伴,实力不容小觑。

  此次三巨头携手获得基金第三方支付牌照可说是国内电子商务大发展和手机支付兴起的必然结果。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2年Q1中国B2B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国B2B电子商务市场营收规模达1.3万亿,同比增长24%。另据易观国际数据显示,中国手机网民规模已突破3亿大关。其中,智能手机网民用户规模已占到了整体手机网民规模的一半。不断扩大的市场规模和用户基础,使得第三方支付不断寻求新的市场,而渴望摆脱单一渠道的基金交易与其可谓一拍即合。

  基金联手第三方支付创造双赢

  面对更多第三方支付企业进军基金支付市场,基金公司将获得实际利益。过去由于渠道单一仅限于银行支付,基金公司在运营成本等方面受制于人;同时,60多家基金公司争夺数量远不对等的几家银行,在发展档期上也难获得平衡,内耗严重。随着互联网的渗透以及消费群体的年轻化,未来支付渠道多元化发展是基金乃至金融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另一方面,支付企业也期待与基金公司联手。目前第三方支付陷入行业“微利”的困境,同时也面临着同质化严重的现象,急需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资金流量巨大的基金支付成为第三方支付企业的新蓝海。自基金第三方销售正式开闸后,多家基金公司和第三方销售公司已经开始积极抢占市场布局。支付宝便是经过苦苦争取,落后于汇付天下一年半之久才终于挤进这片支付新蓝海。

  据专业人士分析,双方的合作将主要有两种业务模式,汇付天下、支付宝、财付通等公司业务重心为搭建一体化基金支付平台,另一种模式则是为基金公司网络直销搭建支付通道。对基金行业而言,第三方支付平台能够为基金公司提供有效的销售渠道,帮助基金公司为投资者提供更多增值服务。而对第三方平台来说,基金公司将提供巨大的资金市场,带来可观的预期盈利。专业人士认为,目前较大的支付公司一年处理的支付量在千亿级,而基金行业提供的是一年3万亿元的资金市场,有望在未来数年内成为第三方支付市场的第一大行业。

  基金公司和第三方支付联手可谓取长补短,对于双方的发展都益处多多,这一合作对双方而言都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联盟尚需磨合,现实依然严峻

  虽然双方合作前景看起来很美,但回到现实依然要为柴米油盐斤斤计较。成本分担问题已然成为了双方争执的焦点。基金公司表示对支付企业一上来便将费率向银行看齐表示不满,认为对方将自己看成了“冤大头”。而第三方则满腹委屈地表示,第三方销售需要承担平台支付现金通道费用,给监管银行的监管费用,加上动辄几百万上千万元的设备维护费用和初期拓展费用,许多支付企业都是“赔本赚吆喝”。双方如何在成本分担上做到大家都满意仍然需要更多协商和沟通。

  除了双方合作中的分歧之外,“安全”则成为考验两大行业的重要关键词。

  首先,网上交易安全性将受到更大考验。目前网购已经成为服务业遭投诉的第一焦点,而安全性是其中的重要一项。相比之下,基金交易的资金额远大于一般购物交易,必将引来更多不法之徒的关注,网络支付平台能否顶住黑客、网络诈骗的连续袭击依然需要时间检验,而国内相关立法也尚不完善,一旦发生纠纷如何有效解决也是一个问题。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