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投资东盟提速 东盟基金100亿美元优先互联互通


作者:江玮    时间:2012-07-13





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总裁李耀接受本报独家专访时说,“我坚信未来中国对东盟的投资规模将越来越大。”

南海争端的存在并没有影响中国与东盟的合作。

7月12日,中国商务部部长助理俞建华在南宁表示,截至2012年5月底,中国与东盟国家相互投资总额已突破900亿美元。他总结说,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正发生变化,其中包括由双边贸易为主转向双向投资快速发展,由中国利用东盟外资为主转向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快速发展。

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以下简称东盟基金)总裁李耀博士日前对本报透露,东盟基金的投资进度将在今年下半年加快,涉及矿业、能源、基础设施、农业等领域的重点项目有望在下半年完成。

东盟基金由中国进出口银行发起成立,为中国与东盟国家企业间的经济合作提供融资支持。基础设施、能源和自然资源行业是东盟基金的目标行业。自2010年4月开始运营以来,它已先后在菲律宾、柬埔寨、泰国及老挝投资了5个项目。

“南海问题不是中国与东盟的问题,而是中国与个别东盟国家之间的问题,中国与东盟关系的主流仍是积极的。”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中方秘书处常务副秘书长许宁宁对本报说。尽管南海存在争端,但许认为大局依然是求同存异,寻求共赢关系。

中国企业“走出去”首选地

东盟正在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目的地。

在完成欧洲项目的落户后,爱国者国际化联盟把眼光投向了东南亚地区。作为爱国者国际化联盟的发起人,爱国者总裁冯军本周正和爱国者国际化联盟的5名代表在新加坡和泰国访问。今年5月,他还率领一个踩点小组前往泰国、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四国考察。

在谈及5月份的考察成果时,冯军表示,在产业落后于中国5年的东南亚地区存在低成本、低风险的优势,目前正是企业抱团走出去的好时机。爱国者国际化联盟正在筹划带领50家企业赴泰国、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等5个国家考察,并最终投票选择出3个适合中国企业投资的地区。

“东盟是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最合适起点,是全球南南合作的一个典型范例。我坚信未来中国对东盟的投资规模将越来越大。”东盟基金总裁李耀对本报表示。他说,东盟和中国相邻,经济结构相似,资源与中国互补,文化较为相通,尤其在中南半岛(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及马来西亚)。

此外,东盟是世界第六大经济体,这一地区人口超过6亿,其中一半以上在30岁以下。“从地缘结构和经济结构来说,东盟地区都是中国企业首选之地,所以我们非常看好中国企业向东盟投资。”另一方面,东盟经济现在也很活跃,涌现出了大量非常优秀的企业。“这对我们而言也是非常好的投资机会。”

“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是我们的一条主线,另一方面,我们也支持当地优秀企业的发展。”李耀这样解释东盟基金的商业模式。

据他透露,目前东盟基金的备选项目有六七十个,其中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项目占60%。在选择投资项目时,东盟基金最看重的是它的战略性。对于选择投资企业的标准,李耀特别强调说,“我们在选择潜在投资对象时,中国的国企民企一样对待。”

“有实力的,有非常强职业操守和信用承诺的企业家和管理层,是我们最看重的。此外,商业模式可被证明是一个很好的模式,以及有没有很好的历史业绩和口碑也是我们看重的。我们的目标是在东盟把商业成功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完美结合起来。”李耀说。

互联互通为重点

近年来,中国和东盟把互联互通作为合作的优先领域和重点方向。7月12日,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的东亚峰会外长会上发言说:“我们将互联互通作为与东盟合作的重点,设立总规模100亿美元的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宣布了250亿美元信贷,支持东盟基础设施建设等。”

互联互通项目包括交通运输、信息与通信技术等领域。事实上,这也正是东盟基金倾向的投资领域。“互联互通是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投资领域。”李耀说。

2011年7月,东盟基金完成了对泰国最大港口林查班港的股权投资。同年3月及今年6月,东盟基金入股柬埔寨光纤通信网络公司,帮助其发展全国性光纤网络及在中南半岛的相关业务。2010年12月,东盟基金首笔投资用于收购菲律宾第一大和第二大航运公司,并进行整合。

许宁宁认为,在互联互通领域,东盟基金今后还会有更多的参与,“这是中国与东盟的重点合作领域”。

在现有项目之外,东盟基金还在密切关注所有其他东盟国家的项目。“业务遍布东盟是我们的发展目标。”李耀说。

按照规划,东盟基金的总规模为100亿美元,一期基金的规模为10亿美元,目前10亿美元已使用了将近一半。“二期资金的募集会在一期资金完成70%之后展开,现在距离这个目标已经很近了。”李耀说。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