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智能电视产业联盟在成都成立


作者:江毅    时间:2012-07-27





  近日,由长虹牵头,联合四川省内外26家院企发起的四川智能电视产业联盟在成都成立。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普及,国内电视市场新格局正在加速形成。传统电视厂商积极谋求主导地位,IT企业也开始涉足家电市场。在此背景下,由四川长虹牵头,联合四川省内外26家科研院所、企业发起成立四川智能电视产业联盟。未来3年,四川有望建成以“云计算”技术为支撑的智能电视产业。

  抓住智能电视产业机遇

  记者了解到,未来三年内,联盟将建立四川智能电视产业园,在此基础上逐步建成智能电视产业生态环境,并将以智能电视为中心,完善“云服务”技术,实现一体化的智能系统。

  四川智能电视产业联盟既有长虹这样的智能电视产品和服务领域龙头企业,也有在产业链上下游起着关键作用的配套企业,如四川电信、深圳德卡、绵阳艾萨斯、绵阳三阳塑胶等,还有在产业研用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浙江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

  为何这么多企业院校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聚焦于智能电视?

  联盟秘书长、长虹公司副总工程师阳丹说,从全球市场发展情况来看,智能电视打破了传统家电、IT企业的界限,行业格局正在改变。在国内市场,新格局正在加速形成,传统电视厂商积极谋求主导,IT企业开始涉足家电市场,智能家居市场已启动。

  事实上,智能电视发展前景一直被看好。业内人士介绍,今年是智能电视的元年,市场容量迅速扩大,全球智能电视增长率为257.7%。预计到2014年,智能电视渗透了将达到40%,期间复合增长率达到70%。

  但是,与传统电视产业发展路径迥异的是,智能电视的竞争是整个产业链的竞争。

  “家电厂商争相从硬件一次性盈利模式向‘硬件+内容+服务’连续性盈利模式转变”,阳丹介绍,智能电视产业生态正呈现终端、应用、服务紧密的价值创造模式特点,产业生态环境是否健全将成为市场竞争成败的关键。

  这些典型特点鲜明地体现在四川智能电视产业联盟身上。

  阳丹介绍,该联盟兼具硬件、软件两条主线,硬件以整机、模组的产业链为基础,软件以“智能平台”、“智能操控”及“智能应用”为基础。他认为,这样的组合有助于集聚行业优势资源,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形成统一的市场标准,通过技术合作、市场合作、服务合作,打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

  同时,参与的科研院校代表也表示,联盟有助于推动产学研用结合,从而实现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产业聚焦发展,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

  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

  目前,四川已经拥有一个领先西部的包含平板显示、集成电路制造、软件开发与服务在内的电子信息现代产业体系,众多电子信息企业汇四川,预计到2015年四川电子信息产业有望主营收入超过1万亿。

  政策层面,智能电视产业也可谓重中之重。此前,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鼓励发展智能终端机相关技术,四川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也对智能电视产业偏爱有加。

  无疑,符合政策导向的智能电视将在四川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中占有相当的分量。在这个背景下,四川智能电视产业联盟的成立犹如一阵及时雨,其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

  作为联盟牵头单位,长虹方面介绍,该联盟将致力于从人机交互、安全保障、泛在连接、3D应用、SOC+TVOS、音视频效果提升等方面实现终端差异化,通过建立标准的API及云服务平台实现丰富的应用与服务,并基于智能电视用户管理系统及开放的API、云服务平台,发展新的商业模式。

  今年,联盟将形成全系列的适合营运的智能电视产品,完成电子支付平台、应用服务平台的建设,集成基本的APP应用程序。省经信委领导透露,未来三年内,联盟将建立四川智能电视产业园,在此基础上逐步建成智能电视产业生态环境,并将以智能电视为中心,完善云服务技术,强化黑白家电融合控制,实现端云一体化的智能系统。

  搭建共性技术服务平台

  出席会议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乐民认为,智能电视产业差异化竞争集中在终端、云端、运营服务等不同层级,建议联盟搭建产业链的共性技术服务平台,打造智能电视产业链及示范应用系统。

  四川省经信委主任王海林希望联盟重点研究产业发展趋势,制订战略性新兴产品规划,联合开展重大核心技术及产品研发,形成联盟内部的支持合作环境,向科研、生产、经营、服务一体化方向演变发展。

  另外,联盟本身也是培育优势产业的重要尝试。王海林表示,将联盟建设与专业园区建设结合,依托成都长虹科技公司,打造“四川省智能电视产业园”,促进四川智能电视产业集聚,从而壮大推动四川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其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也为四川战略性新兴产业各类联盟的发展做出有益的尝试。(江毅)

来源:经济参考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