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了这一交通工具带来的便捷与快乐,但这种好日子看来并非人人都能享有。过去一年多内已经有三个城市推出了汽车限购措施,以缓解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带来的压力。随着汽车数量的继续增长,未来的中国汽车社会让人难以乐观。
中国拥有人口13亿之众,但可供居住的国土面积只有1/3,中国能源依赖度超过了55%,且依然呈现增大的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公众对汽车的渴望无可厚非,但受制于资源在一定时间段内的有限性,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将越来越呈现出一种寻求与各类资源平衡的特征。根据盖世汽车网最新一期调查调查时间2012年7月23日至7月27日,参与人数1609位结果显示,在各类资源中,交通道路资源的不足或将是未来与汽车行业发展过程中的遭遇的最大制约。
在调查1中,我们设想了未来10年后中国汽车保有量由目前的一亿辆增至三亿辆,并列举了三个可能因为汽车数量增加而难以承受的方面。其中,“交通拥堵”获得了最多的投票,约46%的参与者认为这将是汽车工业快速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另外,分别有30%和19%的人士认为“能源供应”与“环境压力”也是政府不容忽视的议题。
目前,中国大城市的交通拥堵已经司空见惯,许多城市中心道路的时速低于20公里/小时。而且这种现象也开始向三四线城市蔓延。治堵成为许多城市管理者面临的一道难题。由于许多城市的功能规划、土地使用等建设上,并不是基于汽车社会为出发点,城市道路和环境的承载力有限。在改善城市规划与交通建设短时间难以奏效的前提下,限制汽车购买,减缓汽车保有量的增长速度成为一些城市的现实选择。
当前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刚刚突破一亿辆,中国的交通状况已经不堪。未来十年若以每年2000万辆的增量计算,保有量将达到三亿辆。中国的城市规划改善、交通道路建设以及公共交通系统能否支撑这样的增长将面临难以想象的巨大挑战。因为交通拥堵问题的实质是土地资源的紧缺。为了满足汽车的行驶需求,一个城市除了需要建设大量的道路外,当汽车不使用时,泊车的需求同样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
一家权威咨询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按照国际经验,城市机动车拥有量与停车位之比达到1∶1.3,就可以很好地满足机动车出行的停车需求,而刚刚采取限购措施的广州市的比例为1∶0.3,缺口非常大。广州汽车保有量约200万辆左右,这就意味着广州需增加停车泊位数约200万个。在土地资源非常紧张的背景下,广州市需要新增的车位从何突破成为一道十分棘手的难题。由此可以看出中国汽车社会的发展首先要服从土地这个最紧缺的资源。美国莱斯特·R·布朗所著《B模式》指出,在工业化世界,人们早已在数百万公顷的耕地上铺起了道路和停车场。例如在美国,每辆汽车平均需要使用0.07公顷的公路和停车场所。因此,美国的车辆大军每增加5辆汽车,就得有一块足球场大小的土地被铺上沥青。平坦而且排水性良好的土地适于农作,但也是筑路的理想选择,因此变成道路的往往会是农田。而中国尽管国土面积比美国略大,但可居住的土地面积却只有1/3。这样的矛盾是难以调和的。
除此之外,汽车增长带来的能源供应与环境保护的压力也是当下热议的话题。尽管没有像拥堵那么显而易见,但能源问题事关国家安全,其战略意义远超过了汽车行业本身。我国石油产量一直稳定在2亿吨左右,但每年净增石油消费约3000万吨,这使得石油的进口依赖度逐年攀升,目前已经达到55%的高位。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测算,美国在2010年的汽车保有量2.5亿辆,人口约3亿,其消耗的石油为8.5亿吨。如果十年后中国汽车保有量达到2.5-3亿辆,加之比美国庞大许多的人口需要的石化产品,如果不做出改变,届时的石油对外依赖度将达到85%,这是国家无法承受之重。同时,汽车尾气带来的城市空气污染也越来越受到关注。随着PM2.5数据的公布,以及对城市空气质量的考核体系的出台,预计政府对汽车排放的控制将愈趋严格。
但相比土地资源短缺,能源与环境问题都可以在汽车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内部解决。比如尽快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发展新能源汽车,降低排放等等。因此在调查1中我们看到交通拥堵是业内人士对未来汽车保有量激增后最大的担忧。
在城市限购汽车被认为剥夺消费者同等享受汽车权力而遭到非议后,一些专家主张通过限行与限用的方式来缓解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的难题。根据我们调查2的投票结果,这样的措施在未来极有可能被城市治理者采取。在调查2中,约7成的参与者认为未来城市会采取限行限用的措施,但支持的理由却有所不同——44%的人选择的是治堵、治污染,剩下27%的人则认为触发限行限用最有可能的原因是能源供给不足。
限购只能延缓汽车增长速度,但往往采取限购的城市汽车保有量都已经达到难以承受的限度,限购只能防止问题进一步恶化,并不能解决拥堵与污染的问题,因为尽管限购,但一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仍然在增加。从城市治理的角度而言,限制车辆的使用将成为必然的选择。目前,一些城市已经采取了限行限用的措施,比如北京的尾号限行,上海沪C牌不可以进城区。尽管这些措施并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但面对交通状况已经拥堵不堪的城市,不可否认限行最合理最有效的方法,只是在方法上仍需要探索。
此外,还有可能触发限行限用的一个因素便是能源的供应短缺。如果每年新增车辆的数量依然巨大,可想而知中国的能源压力也将随之增大,一旦超过政府能承受的警戒线,届时启动汽车限行限用也是顺理成章之事。不过根据我们线下的采访调查,中央政府短时间内采取行政性手段限行限用的可能性极小,而提高能源价格以减少使用最有可能在未来出现。
而认为“限行限用涉嫌侵权”,未来不会出现的人士仅占总投票比例的16%。另外,汽车行业人士认为随着政府加快推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这将缓解能源与环境保护的压力。
目前,中国的汽车销量在2000万辆左右,尽管相比发达国家还远没有达到饱和程度,但未来十年是否因为资源承受力不足而出现下滑却让汽车行业担忧。根据调查3的结果,约43%的参与者认为未来十年车市会有波动性的下滑,但不会剧烈下滑。持这类观点的人群占据了主流。而24%的人士认为中国车市不会出现下滑,将维持2000万辆的水平。
根据去年盖世汽车网就中国汽车的销量峰值进行了联合调查。大部分参与者认为中国汽车销量的阶段性峰值会在未来的5年内出现,并认为中国汽车销量在出现阶段性峰值后将会有回落的可能,主要是由于目前汽车保有量的增速将远大于整个社会可承受的限度。但对增长潜力巨大的中国汽车市场而言,阶段性峰值后的回落并不意味着市场面临全线收缩。在社会、经济以及自然环境三者经过调整达到平衡之时,中国汽车市场仍大有可为。这体现在车市的表现上就是波动性的下滑,但不会出现剧烈的下滑。
但另外有25%的人士认为车市可能在未来出现大幅的下滑,由现有的2000万辆下滑至1200万-1500万辆的水平,这种情景可能将出现在汽车的保有量与资源的矛盾不可调和的时候,届时行政性的限购或将集中爆发,并且可能加快报废等规划的出台。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