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融资正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今年以来,险企增资、发债更是不断升温。继保监会放行太保寿险募集不超过75亿元的10年期次级定期债券后,日前,保监会再批复30亿元次级债发行。今年以来,已获保监会批复的险企增资及发债融资总额超过942亿元。
频繁融资
近日,保监会批复中国人寿财产保险募集不超过人民币20亿元的10年期次级定期债务,同时批复中英人寿定向发行不超过人民币10亿元次级10年期定期债务,以补充偿付能力。
而同日,保监会还批复了中邮人寿的首次增资,同意中邮人寿增加注册资本金至20亿元,此次,中邮人寿将增资15亿元。
此前不久,保监会刚刚批复了国元农险的增资申请,其注册资本将由2010年的8.9亿元增至10亿元。至此,保监会共批复25家险企增资申请,放行685亿元次级债务。
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保监会批复的23家险企增资总额已达257亿元。业内人士称:“由于存在溢价因素,实际融资额可能远远大于注册资本金变更额。”综合上述统计,险企次级债务和增资总额之和已超942亿元。
四大保险巨头也现身发债大军。据中信建投研究报告,2003年~2012年8月,平安寿险累计注资和发行次级债合计380亿元,平安产险合计235亿元;太保寿险累计注资和发行次级债合计433亿元,太保产险合计151亿元;中国人寿股权和债券合计融资规模1200亿元以上;2011年~2012年8月,新华保险累计融资额460亿元。
另有数据显示,2009年~2011年,保险行业次级债融资合计分别为145亿元、208.5亿元、577.5亿元。
偿付能力堪忧
保险公司频繁增资、发债,与其偿付能力受困,以及补充资本金意愿密切相关。中国人寿2011年年报显示,去年为了提高偿付能力已发行300亿元人民币次级债,截至2011年12月31日,其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70.12%。
此外,中国平安、新华保险的偿付能力分别为166.7%、155.95%。
而部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值得担忧,太保寿险偿付能力充足率一路走低,从2010年底的241%降至2011年底的187%。增资15亿元的中邮人寿偿付能力充足率也从2010年末的540.96%降至101.18%,逼近监管红线。财产险公司中,增资7亿元的都邦保险及增资13亿元的天安保险,偿付能力充足率均低于监管红线,分别为-37%和51.56%。
另外,根据保监会2011年8月发布的《保险公司次级定期债务管理办法》,保险公司累计未偿付的次级债本息额不超过上年度末经审计的净资产的50%。
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8月,保险公司累计发行的次级债不含利息在2011年净资产中的占比分别为:太保寿险53.5%,平安寿险43.4%,新华保险47.9%,中国人寿35.2%。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人寿可发行的空间仅剩200亿~300亿元。
有分析称,保险公司频繁发债也反映了其对未来资本市场依旧没有起色的预期,以备在未来弱市情况下保持资本充足。
中信建投证券分析师缴文超对本报记者表示:“次级债是治标不治本的‘止痛药’,是保险公司上市融资渠道不畅情况之下的无奈之举,仅是保险公司充实资本的权宜之计。”(杨芮)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