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广东先行


时间:2012-09-12





11日,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启动暨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揭牌仪式在广州联合交易园区举行。

  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朱小丹出席仪式并宣布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启动。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为广东省碳排放权一级市场正式启动鸣锣。

  粤全面启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

  作为全国首批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的省市,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启动意味着广东碳排放权交易机制设计上有了实际进展,碳排放权的总量确定、企业初始配额分配和交易机制等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果。

  “建立碳市场是一项需要长期持续推进的任务,必须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稳定,摸清碳交易规律。”解振华在启动仪式上强调,国家发改委将支持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和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建设。

  “广东要把碳排放权市场交易与本省节能降碳的目标结合起来,在严格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的同时,积极利用市场机制,拓宽资金筹集渠道,进一步降低节能减排的成本;要合理确定重点行业、企业的排放配额,对参与交易的单位确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夯实碳排放权交易的基础。”

  广东省常务副省长徐少华致辞表示,在广东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关键阶段,启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并正式成立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对于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特别是推动我省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九大行业827家企业纳入“控排”范围

  碳交易在10年前被认为是“买卖空气”,如今却成为全球降低企业碳排放的一个有效市场手段,而广东是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省份中第一个启动试点的省,其碳交易门槛标准的制定,显然具有极强的示范性和导向性。

  在界定碳排放交易主体方面,广东以碳排放量划定了范围,“排放1万吨二氧化碳或耗能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企业,纳入报告范围;排放2万吨二氧化碳或耗能1万吨标准煤以上的企业,纳入碳排放交易主体。”预计第一阶段将涉及三四百家重点耗能企业,主要涉及电力、水泥、钢铁、陶瓷、石化、纺织、有色、塑料、造纸等九大行业,下一步还将考虑纳入交通、建筑行业。

  根据广东省统计局提供的有关情况, 2010年广东可纳入“报告企业”范围的工业企业共1851家,其中,可纳入“控排企业”范围的工业企业共827家,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为11067.8万吨标准煤,约占全省能源消费量的42%,约占全省工业能源消费量的62.7%。

  启动仪式上记者了解到,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第一期着重在部分重点行业开展建立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试点。

  “广东推进碳交易试点工作要进一步体现地区发展的特点,通过开展试点工作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一是要结合节能减排的实际,与完成约束性目标紧密结合;二是尽可能覆盖相关的行业和领域;三是科学合理地分配碳排放配额。”解振华在会上多次强调。

  市场机制下推动能源结构转型

  有专家担忧,在经济增速整体放缓的大形势下,如果参加碳排放交易给企业增加了太大的成本,会打击企业参加碳排放交易的积极性。

  广州市低碳产业协会创会理事姜喜诚认为,参加碳排放交易肯定会给企业增加一些成本,“从某种意义上讲,对于高能耗企业,甚至是雪上加霜的,它们的技术水平很低;但是那些高科技企业、节能环保的企业会有利益。”

  广东亚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毛望城明确表示,节能减排并不会加重企业的负担。

  毛望城介绍,广东亚仿是节能减碳的技术承担单位,为广东省一些重点的能耗、排碳企业做节能减碳服务,“我们现在采取的模式是,与专门的资金提供方,像银行、基金一起合作,给企业投资做节能减碳,能耗企业利用节约下的能源费用去偿还前期的投资,偿还完以后,这个项目无偿移交给企业。”毛望城表示,这个模式目前来讲在全国也是走得比较快的。

  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董事长、总裁李正希预计,在目前国内外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政府和企业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的内在动力或显不足。政府法规政策完备和企业控制碳排放意识的提高,将直接影响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活跃,这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