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底前,一家拥有超过150年生产历史的挪威鱼肝油企业沐乐思将在中国上市推广他们的产品。而推动他们想要进入中国市场的一个很重要的动因,就是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欧美市场的萎缩。
“近几年,外资品牌对进入中国市场的兴趣越来越高,特别是在金融危机以后。”大昌华嘉中国区总裁胡延荣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越来越多的品牌试图开辟中国市场,不管是通过市场拓展服务公司代理还是自行进入。
日本药妆品牌樱工房总经理松本忠久透露,目前日本国内所有的商业业态都在走下坡路,唯有药妆市场还能保持近10%增幅,但是中国药妆市场年增幅达30%左右,毛利也高达30%。包括Welcia 、富士药局、可开嘉来等日本药妆领军企业纷纷到中国跑马圈地。
在上海从事服装设计的纯子小姐透露,近期有近200家日本服装企业迁到中国发展,每家获得数千万日元的政府资金资助。本报记者获悉,一家大型日本基金公司正在上海寻求购买数栋高档住宅楼筹建日本社区,供来中国工作的日本籍员工居住。
中国人强劲的消费力和迅速增长的经济实力,也让一些试图打开中国市场的外国品牌,对中国产生了不切合实际的期待。“他们会想,就算一个中国人只买一支笔,13亿中国人也会是很大的市场。”胡延荣说。
胡延荣表示,其实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却不那么简单。一是许多国际品牌都已经进入或者即将进入中国市场,这里的竞争已经非常激烈;二是中国地域广阔,各地所需要的商业模式都不相同。因此,在中国市场上进行商业活动的成本和风险都在显著提升。
但是,中国经济自身目前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各种不确定性也在加剧,这是否会影响消费力的提升,以及外资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
胡延荣则表示,过去经济增长在中国已经造就了相当的消费力,这种消费力还将持续,与全球其他市场相比,中国仍是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地区,尽管在这里会遇到挑战。“毕竟,外国品牌的本土市场和其他市场的吸引力已经相对较低,拓展空间已经非常有限。”(胥会云 袁飞)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