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媒体报道,9月份四大行新增贷款1660亿元,这一数据比8月份减少了500多亿元。近日,各大机构纷纷对9月份新增贷款做出预测,但是分歧和偏差较大。多数机构预计,9月份新增贷款会低于8月份。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大型商业银行贷款减少主要受央行叫停票据贴现和额度管理有关,直接融资占比上升也会导致银行贷款减少。信贷增长不旺,经济企稳回升就会困难,但目前来看,政策刺激和鼓励实体经济的真实信贷需求还是能够满足的。
机构预期差别大
自9月底以来,市场机构陆续推出9月份宏观经济数据预测,但是对9月份的新增信贷,机构预期值差别较大。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报告比较乐观,其预计,9月份新增信贷8000亿元,较8月份有所增加。新增中长期贷款有所回升,信贷结构有一定改善。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在9月25日给出的预测是,9月份新增贷款规模为7500亿元。从季节性看,9月份新增信贷往往较8月份多增。同时,去年四季度至今年上半年,季末月份新增信贷均高于非季末月份,因此9月份新增信贷可能继续反弹。
而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分析师周景彤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预测,9月份新增信贷跟8月份差不多,在7000亿元的水平。“随着刺激政策的落实,经济的景气度会好转,信贷需求会上来。而且当前银行的流动性并不紧张,不会对银行放贷构成障碍。”
本周央行在公开市场上净投放资金1640亿元。10月11日,央行继续在公开市场逆回购590亿元,尽管投放规模相比此前大幅缩小,但流动性已经比较宽松。当天银行间市场隔夜同业拆放利率已经回落至2.4475,7天同业拆放利率在3.16,低于央行7天逆回购中标利率3.35%。
国际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则对本报记者分析,9月份的新增贷款不会太高,估计在6000亿元左右,冲到8000亿元不太靠谱。两位专家都表示,银行贷款还是会按照3:3:2:2的总体布局,四季度新增贷款跟三季度差不多。
信贷虚增没有意义
分析认为,9月份四大行新增信贷不尽如人意,主要是受央行窗口指导和额度管理所限。
赵庆明表示,央行在季末叫停了某些银行的票据贴现,害怕银行突击放款,不能多放。“虽然有一部分是真实需求,但是月末充电的情况还很明显,银行为了报表好看,月末放出去,下月初又回来了。”
媒体援引数据显示,9月末工建中农四大行票据贴现下降700多亿元,而9月26日这一数据尚为负增长100多亿元,这意味着四大行9月份剔除贴现后,一般性贷款新增在2400亿元左右,与此前大体一致。
周景彤判断,由于前期政策刺激和降准降息的效果显现,9月份的新增贷款应该会上来。在现有的经济模式下,如果贷款上不来,经济的企稳和回升就很困难。
据统计,截至8月底,国家发改委2012年公布的审批项目显示,今年至少有26个地方城市地铁项目和轨道交通项目通过审批,投资规模超过7000亿元,这些已公开披露的项目,当地政府拟出资额总计超过2751亿元,占总投资规模不足40%,剩下60%的资金需要银行体系尤其是大型银行的贷款。
“央行限制的是信贷虚增。信贷虚增对实体经济没有意义,只是银行为了满足信贷指标考核冲点,做出来的报表好看而已。”赵庆明认为,央行限制银行不让冲贷款跟政策刺激并不冲突,政策刺激和鼓励实体经济的真实信贷需求,这一部分能够满足。
对于三季度的经济形势,赵庆明显得比较乐观。“7月、8月的数据并不差,9月份也还不错,没有必要过于悲观。预计三季度经济增速在7.5%—7.8%之间。”近日,韩国、澳大利亚和巴西等国央行纷纷降息。赵庆明更期待的是,如果9月份CPI同比增幅落在2%以内,中国也能随国际主流降息,“降息对经济复苏的正面作用不可低估”。
直接融资占比提高
新增贷款减少的另一原因或许是直接融资占比的上升。
据中金公司统计,截至9月30日,非金融企业债券包括企业债、公司债、中票和短融净增量达2717亿元,为2011年以来单月最高量。从结构上看,中票仍是增长主力,净新增1535亿元,占全部非金融企业债券净增量的57%,显示中长期债券对基建项目的支持力度在逐步加大。
另据中国债券信息网数据,9月债券融资规模增长较快。其中,非银行金融机构债券、企业债券、中期票据总计2038.85亿元,占1—9月总规模的19%。
央行数据也显示,今年以来企业债券融资持续同比大增。今年上半年企业债券净融资8244亿元,同比多1656亿元;7月份企业债券净融资2487亿元,同比多2065亿元。8月份的社会融资规模中,企业债券金融资为2584亿元,同比增加了1686亿元,增幅达到188%,环比也增加了近百亿元。
多位专家均对本报记者表示,由于融资成本比银行贷款低,操作更方便,债券融资大幅增长会成为一种长期趋势。在社会融资规模总量一定的情况下,直接融资增加肯定会导致银行贷款减少。
但IMF日前警示,中国影子银行的风险值得担忧。“中国近几年的信贷增速非常迅猛,如果再以此作为刺激手段的话,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可能会变得很高。”IMF专家表示,中国银行体系贷款总额占GDP的比例为130%,而通过影子银行提供的借贷总额约占GDP的40%,因此影子银行的比重不容忽视,需要加强监管并防范风险。
据IMF报告,中国信托企业管理的资产总额在今年6月底已达到5.3万亿元,两年内增幅高达90%。IMF还认为,“更高回报、压低违约风险”的模式最终延伸到了中国的公司债市场。(曾会生)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