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美国商务部对中国光伏产品落下“双反”终裁大棒之后,美国一家已经申请破产的光伏企业Solyndra再对尚德、英利和天合等中国三大光伏企业提起反垄断诉讼,索赔15亿美元。
对此,上述三家公司表示指控毫无事实依据,将积极应诉。业内人士担心,此举恐引发美国和欧盟其他光伏企业跟风,给中国光伏企业造成更多压力,单应诉费用就达百万甚至千万美元以上。
Solyndra是美国加州一家专业商用屋顶光伏系统制造商,曾经被当做美国能源创新样板的公司,也曾是奥巴马新能源政策下的受益公司。然而,2011年8月底,在获得能源部批准的5 .35亿美元联邦贷款担保后,该公司宣布破产,1100多名员工被解雇。
在近日一份编号为“SolyndraL L C v. Suntech Pow erH oldingsL td 。,1 2 - 05272”的诉讼案中 ,Solyndra指控中国组件制造商与中国的多晶硅生产商、金融机构和中国政府机构共同组成了卡特尔垄断组织,使得组件可以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在美国销售。
Solyndra称,在中国光伏企业垄断行为的影响下,营业损失达到15亿美元。这使得公司不得不进入破产程序,而公司现在将为此寻求补偿。
对此,英利绿色能源美国公司总经理R obert Petrina表示,已经收到被指控通知,通过对诉讼文件的初步审查发现,该指控毫无事实依据,并且具有误导性。
“把自己经营不善、市场运作不好的这种原因归结于中国企业,这是一种典型的泼脏水行为。”英利集团宣传部负责人王志新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目前已在积极准备抗辩,并相信英利能够获得最后的胜利。
天合光能也表示,将积极捍卫自己免受毫无根据的指控的投诉,而诉讼对公司业务将产生何种影响尚无法估计。
“美国的双反,欧盟的双反,再加上此次的诉讼,无疑是针对中国企业的贸易保护主义的合唱,是鸡蛋里面挑骨头。”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白明认为,中国有上百家的光伏企业,竞争已然非常激烈,根本不可能形成Solyndra所说的卡特尔垄断组织。而且,中国光伏产品价格下降是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的结果,也是纯粹的商业行为,与垄断没有关系。
虽然三家光伏企业负责人均表示,这一案件对于企业来说不是无法面对的。但让业内担心的是,这一案件或将引发美国和欧盟其他光伏企业的跟风诉讼潮。
“虽然这个案子和美国日前做出的‘双反’终裁是完全不同的案件,但是美国双反的调查结果可以作为本案后续审判过程中美国企业的证据。”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杨晨说。
他表示,不排除美国和欧盟其他光伏企业跟风诉讼的可能,也有可能会是光伏终端用户提起诉讼,不过短期内未必就会产生连锁效应,因为可能还要等待美国法院的初步裁决结果。
不管最终结果如何,陷入诉讼泥潭之中无疑将给中国光伏企业造成更多压力。据杨晨介绍,反垄断案件审理由于涉及方面比较多,审理的时间一般也会比较长,一般至少需要3至5年的时间。对于企业来说,应诉反垄断案件成本非常大,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一般来说应诉的费用就要几百万至几千万美元。
来源:经济参考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