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10月末的逼近,银行间市场资金面日益趋紧,隔夜品种的质押式回购利率在本周一跳涨了102个基点至4.49%。
央行随即在公开市场上进行了大手笔的逆回购操作。昨日10月30日银行间市场迎来了史上最大的一笔单日央行逆回购,回购量达3950亿元,资金价格也因此被“砸下”。
月末效应致资金面趋紧
上一次降准发生在今年5月,当时央行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市场估计释放的流动性约4200亿元。
而在昨日,央行进行了2900亿元的7天期逆回购和1050亿元的28天期逆回购操作,规模共计3950亿元,已和上次降准释放的资金量相仿,创下了史上单日新高,两期操作中标利率分别持平于前期的3.35%和3.60%。
“这次逆回购的量较大,主要是由于遇到此前央行放量逆回购到期和月末的缘故,有一种类似于滚雪球的效应在里面。”深圳一位资金交易员告诉记者。
数据显示,本周公开市场将迎来1990亿元逆回购到期,另外还有100亿元央票到期,到期资金共2090亿元。虽然到期资金比此前一周减少了将近一半,但上述交易员认为,由于月末的缘故,资金面趋紧,央行对冲压力较大。
数据显示,7天期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在10月25日就开始明显攀升。10月24日,该期限回购利率是3.17%,而25日就涨至3.62%,接下来两天一路走高,在本周一跳涨了约60个基点到达峰值4.32%。
隔夜利率走势也相近,10月24日从2.36%跳升至2.82%后,继续攀升,在本周一跳涨约102个基点至4.49%,创下3个月以来的新高。
不过,随着昨日央行释放巨额流动性,上述两个期限的利率被重重“砸下”。截至收盘,隔夜利率下跌了141.9个基点至3.07%,7天期利率也下跌了约104个基点至月3.28%。
“今天的市场很活跃,交易量都比较大。利率下行主要是因为规模巨大的逆回购操作,央行一步到位,将市场资金面维持在一个合适的范围。”上述资金交易员告诉记者。
货币政策工具使用仍有争议
“逆回购操作是无法完全替代降准的,降准有政策导向的意义,逆回购只是一个技术性操作。目前对政策还是不好猜测,可能要等到11月8日之后才会逐渐明朗。”上述交易员对记者表示。
从基本面上看,市场普遍认为QE3出台后,国际资金会回流至新兴市场,我国的外汇占款也有望出现阶段性回升。
哈尔滨银行分析师崔小龙告诉记者,从截至9月末财政部财政收支的差额、财政部年初公布的赤字预算以及近两个月清缴的财政性存款来看,四季度的财政存款投放不会低于1.4万亿元,也会进一步改善银行间体系的流动性。
崔小龙认为,央行后续的政策仍以稳健为主,逆回购操作或仍成为央行四季度调控货币市场的主打工具。
不过,上述资金交易员认为,持续进行逆回购操作容易使得逆回购量越滚越大,最终仍然会由新的政策来替代逆回购操作。“不排除11月8日以后有新的政策出台,届时货币政策也会相应调整,现在维持平稳可为以后的政策留下空间。”(梅俊彦)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