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接近国务院高层的人士在10月30日晚于北大举行的一个小规模“城市中国”沙龙上透露,未来新型城镇化有可能成为推动财政金融、户籍制度、公共服务等改革和行政区划等调整的平台。
据悉,国家发改委已启动了全国城镇布局规划的编制调研工作,有可能在明年新一届政府组成后出台全国性系统的城镇化规划。
而随着城镇化的日益受重视,降低城镇化门槛、重启“县改市”闸门等市镇体制改革也将成为题中应有之义。
城镇布局规划编制启动
从国家发改委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从诸多大学到麦肯锡咨询公司,新型城镇化均是其当前最重视的研究课题之一。
9月上旬,国家行政学院与国家发改委、中央组织部联合举办省部级干部推进城镇化建设研讨班,中央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出席并做重要讲话。
“讲话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判断和观点”,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张占斌介绍,城镇化被视为拉动消费、扩大和优化投资、改善民生、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现代化等诸多问题的一张“王牌”。
李克强指出,中国未来城镇化必然会带来劳动生产率和城市集聚效益的提高,带来城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投资的扩大,带来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增加,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从而持续释放出巨大的内需潜能,这正是中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动力源行情 股吧 资金流泉所在。
而要推进城镇化,需要通过改革攻坚破解深层次矛盾。“要围绕城镇化发展中面临的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户籍和社会管理、资源支撑和生态环保等问题,实现体制机制创新。”李克强在上述省部级干部推进城镇化建设研讨班强调。
张占斌认为,从这些信号来看,“新型城镇化有可能成为接下来中国经济和户籍、公共服务改革的突破口和平台。”
据悉,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徐宪平牵头,开始进行全国性城镇化布局规划的编制工作,已在今年与各省召开座谈会、调研。预计明年新一届政府组成后将拿出全国性系统的城镇化规划。
“县改市”或重开闸
在围绕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将牵涉到大量相应的体制机制变革,首当其冲的是户籍制度改革、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和住房制度改革、财税金融改革与市镇体制改革。
“在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中,首先要剥离户籍制度的福利分配功能,恢复其本身的管理功能;其次要建立健全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配套制度;第三,要改革公共财政体制,为户籍制度改革提供必要的财政基础。”张占斌如是说。
“财税金融改革,则包括推进建立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逐步提高中央财政在义务教育、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支出中的比重;加快地方税收体系建设,将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纳入公共财政进行管理、减少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等诸多内容。这里的关键问题可能是对地方政府的投融资进行系统化规划和设计。”有多年地方政府投融资经验的北京荣邦瑞明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李伟如是说。
市镇体制改革则意味着或将重新启动关闭已久的“县改市”闸门、调整行政区划、增设直辖市。
上世纪90年代,为防“县改市”“大跃进”,收紧设市政策,实际上基本把“县改市”的闸门关死。这导致的结果是,从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的城市数量不但没有增加,反倒是在减少。
“中国有这么多人进城,不能只靠现有的城市,要考虑到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人口分布也要有个均衡问题,应该适当增加城市,缓解一些特大城市压力。”张占斌说,过去收紧设市政策也有道理,但是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长期下去也有问题,这个政策在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也需要改进。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