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降价窗口临近 批发价提前跳水


时间:2012-11-06





国内成品油价格下调的预期正日益增强。

  11月2日,国际原油价格大跌,进一步拉低了三地迪拜、布伦特、辛塔原油变化率。据多家市场机构最新监测,当日三地原油移动变化率为-3.26%,即将突破-4%的“红线”。

  昨日11月5日,多家机构分析师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认为,成品油价格下调窗口最快或于11月10日开启,汽柴油此轮降幅预计300元~350元/吨。

  目前,中石油、中石化已双双下调11月航空煤油出厂价171元/吨。随着国内降价预期升温,石化双雄进一步降价促销,汽柴油均价较批发到位均价分别低172元/吨、130元/吨,但买方仍处于观望之中。

  卓创资讯分析师陈晴认为,此次价格若下调300元/吨,将直接拉低CPI的幅度在0.007%左右,将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成品油消费的增加。

  成品油调价窗口临近

  上周,席卷美国东海岸的飓风“桑迪”,对其原油生产带来了巨大的不利影响,加上欧洲寒流导致取暖油需求增加,国际油价出现了短暂的小幅上涨。但是,美国非农就业数据推动美元汇率上涨,11月1日开始,三地原油变化率重新回到下跌轨道,并且突破3%大关。

  据金银岛、中宇资讯、卓创资讯、安迅思息旺能源监测,11月2日,三地原油移动变化率为-3.26%,较上一工作日下跌0.13%,22个工作日移动加权平均价为109.63美元/桶。

  昨日是国内上次调整成品油价格后的第40个工作日,也就是说,国内成品油再次调价的时间间隔条件已经满足。

  金银岛分析师董丽珠称,预计在11月10日左右,三地变化率可能到达-4%,调价窗口全面开启。若调价按期兑现汽柴油降幅300元~350元/吨,则90#汽油下调0.22元~0.26元/升,0#柴油下调0.26元~0.30元/升。

  卓创资讯分析师陈晴则认为,短期来看,国际油价仍继续呈现震荡下滑趋势,国内最快将于本周末下调成品油价格,预计幅度在300元/吨,“此次下调后,国内大部分地区93#汽油价格将回落至7.5元/升下方,0#柴油将回落至7.3元/升左右。”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中石油、中石化获悉,两大巨头已决定自11月1日起,下调11月份航空煤油结算价格:销售公司供中航油的3#航空煤油出厂价格由7923元/吨调整为7752元/吨,下调171元/吨;供其他机构的由7973元/吨调整为7802元/吨,下调171元/吨。

  得益于国际原油价格下跌,两大巨头炼厂利润好转,加工量9月份以来持续提高,国内汽柴油供应充裕,批发价格承压。

  中宇资讯数据显示,截至11月5日,全国26个主要城市中石油、中石化销售公司汽柴油批发均价为:93#汽油9830元/吨,较前一工作日跌12元/吨;0#柴油8447元/吨,较前一工作日跌12元/吨。目前汽柴油均价较批发到位均价分别低172元/吨、130元/吨。

  中宇资讯分析师孙雪君说,本周初,两大巨头各地执行优惠政策。5日,华东、沿江、西北、华北等地区柴油出现50元~100元/吨跌幅,汽油跌幅在30元~70元/吨,汽柴价格高挂低走现象普遍。

  国内柴油供应压力缓解

  目前全球经济形势依旧不佳,中国也未能独善其身,成品油消费情况与往年同比有所回落。

  今年,房地产建筑业以及加工制造业的能源需求减少,使得国内柴油需求表现疲弱。安迅思息旺能源分析师称,国内成品油市场消费明显地从柴油驱动不断转为汽油驱动,柴汽消费比不断缩小,也持续消解国内柴油的供应压力。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国内柴汽消费比跌至2.02的历史最低水平其常规水平一般在2.2,也充分说明了这一趋势。

  随着三地变化率呈现下行走势,市场看跌情绪有所升温,购销气氛再次进入低迷,汽柴批发价格持续下滑。

  董丽珠预测,国内成品油下调预期可能有所延后,但是后市看跌心态将更加浓厚。由于前三季度两大巨头销售基本处于欠量状态,临近年底,上量追赶任务量的意愿较浓,因此为了出货,部分地区汽柴油成交价格仍有下行可能。

  不过,陈晴认为,此次成品油价格下调后,对我国的经济运行成本将有所减轻,将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消费,进而有利于石化双雄后期销售任务的进行。

  “此次价格若下调300元/吨,将直接拉低CPI的幅度在0.007个百分点左右,加上物流运输传导,预计幅度将达到0.01个百分点。”陈晴说。

  对于油价趋势,中宇资讯管海文认为,目前全球经济形势的不利,为原油需求的走势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欧债危机的走向、美国财政悬崖能否得到妥善解决和中国等新兴市场能否恢复强势增长,都将影响原油及其下游油品需求的变化和格局。近两日原油走势将以窄幅震荡为主,周三美国大选后或将带来突破性行情。

  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胡慧春也认为,国际油价短期将还是以震荡为主。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