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了解到,通过全人工繁殖技术繁育出的中华鲟受精卵近日陆续孵出中华鲟仔鱼,这标志着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全人工繁殖历经30年的研究获得成功。
据主持这项研究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危起伟介绍,这次全人工繁殖的中华鲟雌雄亲本都是农业部中华鲟保育和增殖放流中心养殖的子一代群体优选培育个体,中心近期对其实施人工催产和授精,总计获得了受精卵6.25万粒,目前已经陆续孵出子二代中华鲟仔鱼2.3万尾。与此同时,中华鲟雌雄亲本产后健康存活。
长江鱼类资源保护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文宣表示,这是我国首次实现中华鲟规模化全人工繁殖,意味着今后可以在全人工环境下保存物种,并且可以实现大规模的人工增殖放流,对中华鲟以及其他濒危淡水鱼类保护有着重要意义。
中华鲟是一种大型的溯河洄游性鱼类,是世界现存鱼类中最原始的种类之一、我国特有的古老珍稀鱼类,被称为水中“活化石”。目前中华鲟仅在长江出现,栖息地已经消失80%以上,中华鲟资源数量不断减少,保护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黄艳)
来源:新华网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