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强米弱”态势延续 应考虑启动粳稻临时收储政策


作者:王猛    时间:2012-11-20





记者近日在吉林省水稻主产区调研了解到,从10月中旬水稻逐步上市以来,受连日多雨、米价走弱、农民惜售等因素影响,新季粳稻价格呈现高开低走态势,“稻强米弱”态势继续延续,许多稻米深加工企业亏损严重。业内专家认为,随着收购高峰期到来,集中上市或进一步打压稻米价格,国家必要时应启动粳稻临时收储政策。

  新稻收购价高开低走

  在政策调动和市场价格拉动下,今年吉林农民种水稻积极性较高,全省种植面积稳定在1218万亩,与去年持平。

  目前,吉林省水稻产区收割已经结束。从吉林主要水稻产区来看,整体呈现出高开低走的态势,但当前价格仍然高于国家出台的每斤1.4元的托市价。

  松原市前郭灌区位于吉林省松原腹地,是东北四大灌区之一,拥有水田面积60万亩,是吉林省最大的灌区。

  灌区农垦局党委宣传部长于向奎表示,今年预计灌区总产量可达45万吨,平均单产每公顷11吨,比去年提高500公斤左右。

  前郭县红星农场二分厂职工田贵今年种了1.7垧水稻,已经收割完毕,预计每公顷收获水稻1.7万斤长粒香米.

  “今年夏天温度低,而且稻瘟病比较重,估计影响单产近1000斤,虽然不如去年的超级稻去年2万斤的产量,但每斤价格要比普通稻高3毛,收入也差不多,今年价格至少涨至1.7元/斤才会卖掉。”田贵说。

  前郭县平盛米业总经理李文平说,10月中旬以来,新稻价格持续走低,9月28日稻谷收购价2.48分每个出米率,到10月13日的2.34分,和16日的2.25分。折算成稻谷价格在每斤1.4元-1.55元。

  在德惠、梨树、梅河口及白城等吉林省水稻产区,新稻收购价都出现了高开低走的态势。

  多瓶颈制约收购主体积极性

  据了解,受收获期持续降雨影响,今年吉林省水稻水分明显高于常年,加工、运输、仓储等诸多环节受抑制,收购进度与去年同期相比明显放缓。

  李文平的稻米加工厂年加工大米1万吨左右,属于周边中等水平,自9月28日收购以来,今年开始收购已经半个月,收购了1000多吨,已加工600多吨,库存在500吨左右,而去年同期,库存达上千吨,常年水平在3000吨左右。

  “持续下雨影响运输和收割进度,价格走低农民也惜售。”李文平说,目前销往南方的大米价格在下降,折算成稻谷的收购价格也就下降。加工大米主要销往广西、云南、南京等地,近期新米并未大量销往南方,价格下滑销量也不佳,当前加工是按照订单生产。

  当前,王文影的大米工厂每日收购100吨,远远小于去年收购水平,基本上随购随加工,而且收购的粮食,大多数是到农民地头选购的优质粮源,直接加工后发送给订单客户,预计大规模收购要在11月份开始。

  虽然“稻强米弱”对稻米加工企业的影响不如籼稻明显,但南方销区粳米价格的走弱,也影响东北产区稻米加工的积极性,而且近两三年来,国家扶持粳稻发展,生产成本、价格不断提高,南北粳米价差拉大,对东北粳稻市场价格产生一定压制。

  稻米企业亏损加剧

  “稻强米弱”的情况在东北著名水稻主产区梅河口市更加明显,受大米价格低迷影响,许多稻米企业亏损加剧。

  梅河口全市水田面积60万亩,正常年景产量在26万吨左右。据悉,常年梅河口收购水稻开始在11月初,高峰在11月中旬。由于今年收购前水稻价格高,农民惜售心理严重,预计今年高峰将出现在12月。

  梅河口广源粮谷有限公司总经理曹玉海说:“现在当地大米69%出米率成本价在2.3元左右,现在当地超级稻大米价格在2.35-2.4元,除去其他成本支持,现在就是赔钱。”

  “产区价格高,销区价格低,现在当地深加工企业亏损情况严重。”吉粮集团梅河谷物有限公司经理王志坚说,今年到目前,他们企业已经亏损600多万元。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今年后期水稻价格过低,老百姓会惜售。考虑到化肥、农药、人工等生产成本大幅上涨,农民对稻谷价格上涨的预期比较强。

  对此,吉林省粮食经济学会秘书长刘笑然表示,在水稻价格下滑低于托市价时,应及时启动最低收购价政策,保护农民利益。同时,控制好粮食收购贷款的投放力度与节奏,增强对中小加工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发挥基层购粮主体毛细血管的作用。

  “另一方面,也要制订粳稻市场整体价格大幅上涨的应对预案,加强对外资、中央及地方大型粮油企业等在优质稻米产区收购行为的监测与管理,重点通过信贷投放控制收购进度与价格走势。”刘笑然表示,应增强对农民的市场信息服务,不但要使农民种好地,更要服务农民“卖好粮”,提高农民把握卖粮时机的能力,改变传统的集中销售习惯。(王猛)


来源:新华网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