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行12月11日发布的数据,1~11月人民币贷款增加7.75万亿元,11月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5229亿元,符合此前机构预期的5000亿~5500亿元范围。
值得注意的是,11月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中长期贷款减少31亿元,还是近5年来首次出现。
11月新增贷款5229亿元
数据显示,11月人民币贷款增加5229亿元,同比少增400亿元,与上月的5052亿元相比微增177亿元。1~11月人民币贷款增加7.75万亿元,同比多增9191亿元。今年前十一个月的信贷投放已超过去年全年的7.47万亿元。
“预计最后一个月新增信贷会在5500亿元至6000亿元之间,保守估计今年全年的新增信贷将达到8.3万亿元。”国开证券宏观分析师杜征征表示。
11月末,广义货币 M2余额94.48万亿元,同比增长13.9%,比上月末低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1.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 M1余额29.69万亿元,同比增长5.5%,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6个和2.3个百分点。
环比上月,M2增速回落了0.2个百分点,M1增速回落了0.6个百分点,M1增速回落幅度超过M2。通常,M1增速降低代表资金活性减低。
央行给2012年的M2调控目标定位为14%左右,目前来看,实现该目标并无难度。
“央行的调控越来越精准。”光大银行资金部宏观分析师盛宏清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他认为全年货币投放将在8.3万亿元左右,M2增速约14%。
企业中长期贷款减少
在11月的信贷结构中,值得关注的是企业的中长期贷款出现了净减少。央行数据显示,在11月的新增贷款中,住户贷款增加240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893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515亿元;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281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047亿元,中长期贷款减少31亿元,票据融资减少369亿元。
据数据统计,这是自2008年1月以来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首次出现单月中长期贷款净减少。企业的中长期贷款意味着其经营扩张的需求是否强烈,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实体经济的稳定程度。
从今年以来的数据看,10月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1685亿元,前三季度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1.39万亿元,也就是说前9个月月均增长在1500亿元左右。为什么11月突然出现净减少?
农业银行金融市场部研究发展处分析师刘忠渤认为,这可能与企业的发债意愿增强有关。尤其是,企业对短期融资的意愿偏高,“比如超短融这样的产品,三个月或半年到期滚动发行,并且对发行主体企业没有负债率方面的要求。”并且,各商业银行竞争激烈,企业并不愁没有银行来做承销。
“这是企业的季节性行为,并不能代表经济趋势,不用太担心。”盛宏清认为,企业到年末流动性资金需求高,短期资金融资会替代中长期融资,并且发行中票等方式能有效地降低融资成本,这并不属于实体经济的问题。
但也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临近年末,有银行主动压缩贷款以期在年底的贷存比考核或发债融资资格中获得更多监管筹码。
“信贷系统月底就已经关闭了。”某股份制银行西部地区支行一位负责人表示,11月末的几天暂停了审批发放贷款的程序。
此外,11月当月人民币存款增加4739亿元,同比多增1510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2516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3256亿元,财政性存款减少1149亿元。1~11月人民币存款增加9.23万亿元,同比多增1.02万亿元。11月末外币存款余额4157亿美元,同比增长55.8%,当月外币存款减少19亿美元。
未来货币政策仍总体稳健
央行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1~11月社会融资规模为14.1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60万亿元。11月份社会融资规模为1.1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837亿元。其中,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1048亿元,同比多增999亿元;委托贷款增加1218亿元,同比多增623亿元;信托贷款增加1995亿元,同比多增1279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496亿元,同比多减269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1817亿元,同比少260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107亿元,同比少161亿元。
通过数据对比可看出,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企业债券融资的总规模达5030亿元,已相当接近信贷融资的增量。这显示出,信贷渠道之外的融资正为实体经济输送越来越多的资金,社会融资规模对于货币政策调控的重要性也在逐步提升。
“明年货币政策仍总体稳健,可能略偏宽松。”盛宏清表示,明年有1.05万亿元央票到期,同时预计有3千亿美元左右的顺差和FDI,也就是说有近3万亿人民币基础货币新增量。因此,不用过分担心银行间市场资金的流动性和利率。
巴克莱资本表示,“我们预计货币政策将保持中性,基准利率将维持不变。中国人民银行很可能继续倾向于使用公开市场操作对流动性进行微调。”该机构还认为,近期人民币贬值预期的升温以及资本的回流,进一步减少了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需要,尽管不排除2013年第一季度为稳定流动性而下调存准率的可能。(万敏)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