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资产规模赶超保险 保监会勾勒寿险改革蓝图


时间:2012-12-14





  “以前是银行、证券、保险三足鼎立,现在加上信托是四分天下,而且四分里保险还是最小。”

  中国保监会主席助理黄洪昨日在广东清远举行的2012年寿险发展与监管高层研讨会上指出,截至今年11月底,信托业总资产已经超过保险业。黄洪在会上用一个笑话来阐述中国寿险业改革的紧迫性。一只猫在深夜被急促的敲门声吵醒,开门一看是一直推销保险的老鼠。老鼠说:“买一份保险吧,现在的任务太重了,我不是没有办法是不会冒死来敲门的”。

  “越对一个行业不合理保护,这个行业服务水平就越差,竞争力就越弱。改革有风险,不改革危险。”“坚决取消不必要的限制,最大减少对微观经营活动的干预,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黄洪说。

  信托赶超保险

  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信托业全行业信托资产2008年第一次突破了1万亿元,达到1.22万亿元。2009年突破了两万多亿元,2010年突破了3万多亿元,2011年突破了4.8万亿元。

  毕马威在今年7月中旬发布的《中国信托业调查报告》表示,在一季度信托资产规模已经突破5万亿元大关,“预计信托业在年底前超过保险业成为中国金融服务业第二大产业也并不是没有可能”。

  事实正如毕马威预期,中国银监会非银部主任李建华在昨日表示,截至11月底,信托业管理信托资产达到6.98万亿元,马上进入7万亿时代。而保险业11月份资产总额的数据尚未公布。

  黄洪昨日在清远表示,五年前信托业总资产不到保险业的20%,5年以后的今天,截至11月份,保险业的资产已经赶不上信托。在整个金融业中,保险总资产占比还不到5%,落后于银行、券商、信托。

  “这是表面上的差距,更为突出的是,在人才素质、创新能力、行业信誉等方面还存在深层次的矛盾。保险市场规模越来越大,核心竞争力仍不够强。”黄洪说。

  他指出,现在中国寿险业存在虚胖的现象,今年保费收入1万亿元左右,但是大而不强,比如银保产品收益率赶不上同期银行存款,跟信托产品的差距就更大。“这几年不少地方有排队买信托产品的现象,这个值得我们保险从业人员反思。”

  “归根结底就是寿险业偏离了消费者期待,偏离了行业存在价值,偏离了应有使命。不是否认成绩,而是实事求是,正视问题。这需要深化改革,推动寿险业走向科学发展的轨道。”黄洪说。

  五年蓝图

  “我们将按照分步走的战略,在未来五年左右的时间里,积极推进公司、监管体制改革,推进先进科技的应用,推进风险管理体制完善,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力争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动力。”黄洪昨日表示。

  按照“十二五”规划,保险业在此期间将“初步建成市场体系完善、服务领域广泛、经营诚信规范、风险防范有效、综合竞争力较强的现代保险业,实现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的统一。”

  黄洪表示,保监会明年在完善精算制度上会有比较大的力度,争取将精算技术切实融入公司管理,对公司稳健经营形成倒逼机制。

  “中国的精算技术跟现代保险市场不太相适应。给我强烈的印象是公司的精算师日子过得不错,压力不大。精算师是应该给高薪,但是如果没有压力,就说明监管制度的政策设计是有问题。”黄洪表示。

  而提到投资者对中国寿险公司的看法,汇丰银行亚太区保险行业首席分析师简晋思昨日指出,投资者认为寿险公司长期销售太过简单的产品。比如说只提供储蓄型产品,却忽视尽管难以销售,但利润更高的保障型产品。再如中国公司只是简单通过增加营销员数量,来提高新业务价值和保费,不重视对营销员系统化的培训。

  “寿险业非改不可。定价不合理,公司依靠定价规则就可以盈利,直接后果就是产品价格高,增加了销售成本、难度,也是销售误导、难做的原因。这也扼杀了创新,阻碍了行业发展。”黄洪指出。

  黄洪认为,越是对一个行业和企业不合理的保护,这个行业服务水平就越差,竞争力就越弱。作为监管部门,接下来要稳妥推进寿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形成反映市场要求的寿险定价机制。处理好监管与市场、创新、服务的关系,取消不必要限制,最大限度减少对微观经营活动的干预,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

  “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符合科学发展,能有效控制风险的改革创新,都予以大力支持和有利保护。”黄洪说。与此同时,还要改革监管制度,借鉴国际监管改革的最新成果,研究建立国际宏观审慎监管和逆周期监管,完善寿险市场准入退出制度。研究提出系统重要性公司认定标准和评估框架,对系统重要性公司设定更为严格标准,强化外部约束。

  另外,还要推进寿险公司股权多元化,切实打破垄断,放宽准入,鼓励引导和规范民间资本进入寿险领域,参与机构改制和增资。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