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黄金十年”


时间:2012-12-20





  随着近年来经济的良好增长,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时机来临,投资机会将大幅增加。十八大报告为文化产业勾勒出一个巨大的新市场。十八大以后国家将继续出台实质性政策,助推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有望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十年”。

  新闻出版业:

  关注第二轮改革受益企业

  银联信报告指出,未来5年新闻出版业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9.2%,到“十二五”期末,全行业总产出29400亿元,实现增加值8440亿元。

  近期交行、工行、中行、国开行、建行、农行、民生银行等多家银行积极介入新闻出版行业。11月,交通银行与新闻出版总署签署《支持新闻出版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交行将在未来3年内为新闻出版业提供500亿元的意向性融资支持。

  不过,目前盗版活动日渐呈现出规模化、团伙化、专业化和网络化趋势。在数字出版兴起之后,很多内容平台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就推出了电子版本供在线阅读或下载,严重损害了作者或出版社的利益,也给以版权为质押品的银行带来信贷风险。

  银联信分析师白佳说,近年来,新闻出版行业一直在进行转企改制,目前已完成第一轮改革,截至2011年底,全国先后组建了120多家各类出版集团,并有49家企业在海内外上市。2012年9月第二轮改革启动,预计未来整合改革将更加频繁,银行应密切关注出版企业第二轮改革,重点关注在此变动下有望受益的新闻出版企业。

  影视产业:

  争相上市,盈利前景不确定

  十二五期间,国家将文化产业定义为国家支柱性产业,一般情况下,支柱性产业对国家GDP占比贡献达5%,而目前其收入仅占国家GDP比重不足3%,这意味着文化产业在十二五期间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十二五期末,影视产业票房收入或将突破400亿元人民币大关,影视产业整体收入将突破500亿元人民币。

  银联信预计,未来1-5年内,针对文化及电影产业的投资将日趋活跃。资本将多层次参与产业投资,如版权质押银行贷款、私募股权融资、专项电影基金、合作拍摄及多方合资等形式。同时,将迎来影视产业相关企业上市潮。目前,已排队上市或未来可能上市的企业数量超过十余家,此波IPO浪潮,在一定程度上也将刺激外围资本不断进入。

  银行业对影视投资的兴趣不断升温。2012年,中行、建行、农行、北京银行、上海银行、工行、交通银行等均加大了对影视产业的介入力度。截至2012年10月,中国银行金华市分行“影视通宝”已累计为14家东阳影视文化企业核定授信总量11.3亿元,先后支持了《悬崖》、《北京爱情故事》等20多部影视作品。

  不过,白佳认为,影视剧拍摄的各个环节都存在变数,具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在形成可交易对价的影视“产品”之前,资金需求的实物保障度低,盈利前景也不确定,银行很难评估项目风险。目前影视剧制作公司的资产负债率通常超过50%:影视剧的制作需要大量现金流,如果公司未来不能保证良好的经营态势,扩大运营现金流等的增量,可能面临无法偿还到期债务的风险。

  为此,建议接受传统担保、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担保,应收账款质押、未来收益权质押、法人无限连带责任、中小企业联保等组合担保方式。

  文化创意产业:

  总体授信可增加

  随着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文化创意产业正在成为银行等金融机构投融资热土。预计到2015年文化产业规模将达2.75万亿元,年平均增长率约为30%。如此高速增长吸引银行纷纷入场。据统计,截至2012年三季度末,工商银行对文化产业的贷款余额已达900亿元,较年初增加240亿元,同比增加151.98亿元,超过2010年、2011年两年贷款新增的总和;贷款增幅达到36.32%。

  银联信总经理符文忠表示,文化创意产业虽将迎来快速发展时期,但其对资金需求度高、项目成功运作风险较大、后续衍生品营销策划等对专业人士依赖较高等,都将成为行业发展主要瓶颈。

  文化体制改革以来,文化企业的上市步伐明显加快。然而,部分企业只是以上市为目的,募集资金运用能力较弱,资本平台的功能也没有充分利用。行业融资需求仍存在一定程度的错位现象:大型、特大型企事业单位融资实力强,但融资需求不足;中小型文化企业有巨大的融资需求,但经营收益没有保障、缺乏风险抵御能力,融资能力差。

  他预测,未来几年文化创意产业将呈现大发展态势,银行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总体授信可予以增加。在宏观经济增速下滑的背景下,建议选择受宏观经济增速回落影响不大的行业;选择政策积极支持类,比如动漫,电视剧;同时也关注政策支持的延伸类,比如新媒体行业。


来源:大众证券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