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加速部署激活产业链 市场酝酿变革引发行业洗牌


作者:邹奕萍    时间:2012-12-27





 当3G锋头正劲的时候,4G却摩拳擦掌意欲走近。根据GSA报告,截至2012年11月,全球105个国家和地区的360家运营商正在投资LTE,目前全球已有51个国家和地区的113张LTE商用网络。调研公司Strategy Analytics近日也发布报告称,今年全球LTE设备出货量将达到9090万部,而明年将增至2.75亿部。

  LTE全球攒动迎4G时代

  全球运营商布局4G网络的速度正在加快,范围进一步扩大。市场研究公司Yankee Group研究报告称,2013年底的全球LTE 4G网络用户将达到1.14亿,2014年底则会翻番至2.58亿。据测算,到2012年底,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的商用LTE网络将达到152个,2011年仅为47个。Analysys Mason预测,一些欧洲国家、拉丁美洲地区的新兴市场及参与亚太频带计划的东南亚国家将推出4G网络。一些发达市场,如韩国,也将开始部署LTE网络并利用其功能,如载波聚合,为提供速度更快的服务创建更强大的渠道。

  国内的4G发展也正呈加速之势。近日,中国移动联合中兴通讯、爱立信在香港正式发布全球首个TD-LTE/LTE FDD融合商用网络。有业内专家曾对LTE未来发展趋势做出分析和预测。根据研究显示,2010-2014年,全球LTE用户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00%,增长速度会快于以往的所有移动标准,包括3G。在网络发展方面,2013年全球将部署38906个LTE基站,到2015年基站数将达24.2万个。

  LTE或改变通信产业格局

  有专家预测,未来几年,4G LTE设备作为移动基础设施,到2015年的市场收入将达到80亿美元,2016年则是175亿美元。面对如此充满诱惑力的市场,电信设备商已蠢蠢欲动,在4G LTE领域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数据显示,2012年第二季度,凭借在美国、日本、韩国掀起的第一波LTE市场规模投资中的出色表现,爱立信的LTE收入居全球首位,阿朗紧随其后,同时,诺西超越华为,成为全球第三大LTE设备供应商,而华为由于错过了北美市场,上半年的LTE收入增速相对缓慢。

  事实上,对于通信设备商来说,4G LTE或许还将是新的突破口。如今,3G网络建设已完成,4G网络建设尚未启动。通信设备公司面临“空窗期”,通讯设备制造商业绩出现疲软,通信设备商希望通过4G网络建设获得新的利益增长点。从全球五大电信设备商来看,除了未上市的华为没有发布财报,其他四家企业在第三季度延续了上半年的低迷表现:中兴亏损19.45亿元;爱立信净利润3.24亿美元,同比下滑42%;阿朗亏损1.46亿欧元,同比转亏;诺西净利润1.82亿欧元,但上半年的巨亏已经让诺西元气大伤。随着中国的4G在2013年的发展,各大运营商都将加大对4G的投入,投资规模预计不会少于3G.

  对于面临亏损的中兴来说,TD-LTE的铺设可谓是救命稻草。中兴最近两次变卖子公司“断臂求生”,并在第三季度出现上市以来的首次季度亏损,也体现“空窗期”对设备商严重的影响。借助此次4G网络的建设,中兴有望扭转危机实现盈利。

  实际上,中兴、大唐电信、华为等通信设备商都迫切需要4G网络的建设来实现新的赢利点。从国内手机厂商来看,TD-LTE铺设对硬件的需求将会迫使中国硬件厂商带来又一次质的飞跃和新一批硬件更换,即量的需求。也可以说,TD-LTE的铺设会给国内手机厂商带来新机遇。

  洗牌从4G开始须把握机会

  应该说,全球正在推进的4G网络建设,将成为刺激电信设备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据统计,北美市场共有14张LTE商用网,爱立信部署了其中10张,占绝对优势;欧洲已有的38张LTE网络,华为部署了其中的19张,优势同样明显;亚太地区有18张LTE商用网,华为和爱立信各自部署了8张;中东及北非地区有7张LTE商用网络,STC、Mobily、Zain、Etisalat、VIVA等运营商全部采用了华为的LTE设备。截至今年7月,在全球已商用的89张LTE网络中,华为部署了其中45张,超过一半,华为已签署的92个LTE商用合同,同样位列业界第一。因此,借助新兴4G市场的强势崛起,华为将迎来超越爱立信、成为全球第一大电信设备商的最好机会。此外,中兴凭借在中国移动首批TD-LTE终端招标会上的出色表现,在4G时代来临之际,也将迎来新一轮爆发式的业务增长。

  可以说,4G时代的到来,对中国厂商最为有利。专家认为,华为和中兴的订单目前占整个行业的30%,但在未来五年将达到一半,因为它们在技术方面已赶上西方竞争对手。对于中国厂商来说,4G是机遇也是挑战。机遇表现在他给中国厂商带来上升的可能,挑战是说突破自我并不是那么容易。洗牌,或从4G开始。(邹奕萍)

来源:通信信息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