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校抱怨“最严驾考” 行业或面临洗牌


时间:2013-01-11





最新交规有可能导致驾校的学员通过率不及往年的50%,作为连锁反应,驾校培训学员数量或将下滑,这或将引发驾校行业洗牌。 听到沪上驾校培训要涨价到7000多元时,刚刚拿到驾照的钱小姐感到十分庆幸,因为她去年下半年考驾照的培训费花了5000元左右。

但是上海一家驾校总经理王华(化名)则很郁闷。“虽然驾校培训涨价到7000多元,上海市物价局也已经核定了,不涨价驾校很难生存。”王华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日前,公安部以及上海市车管所出台的相关交规政策,引起了驾校高度关注,最新交规的实施结果有可能是驾校的学员通过率不及往年的50%,作为连锁反应,驾校培训学员数量或将下滑,这或将引发驾校行业洗牌。

而驾校的反应速度也足见最新交规对行业的“震动”——目前上海市180所驾校培训机构负责人已经联名写信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

驾校抱怨被管死

“之前,上海市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协会等部门找上海市车管所等部门协调新交规政策下学员通过率的额度限定问题,但是车管所不理会,于是驾校就联名写信了。我们不明白学员通过率额度限定范围的出台依据,是全国的规定还是上海市规定,如果是上海市规定,应该要先听取企业意见吧。”上海另一所驾校负责人告诉记者。

王华抱怨,相关交规政策来得太突然。“我听说奉贤的考点8日报名20人,18个人都没有通过考试。全国其他地方考试通过率也非常低。”

公安部新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下称“123号令”于今年1月1日起实施。按照123号令第三十一条规定,车辆管理所对符合机动车驾驶证申请条件的应当受理,并按照预约日期安排考试。考试顺序按照科目一、科目二、科目三依次进行,前一科目考试合格后,方准参加后一科目的考试。科目三道路驾驶技能考试合格后,方准参加安全文明驾驶常识考试。

“新交规增加了考试难度。上海市近300家驾校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培训通过率额度限定’。”王华说,“上海车管所目前下发了科目三考试参加率控制额度在60%范围的通知。也就是说科目二通过以后,100个人中通过电脑抽签60个人参加科目三的大路考考试,这60个人不太可能100%考过大路考,假设通过率为80%就是48个人,这48个人再去参加科目三的理论考试,合格率是多少不得而知。试问这60%额度通过率依据是什么?上海车管所不能单方面把上海的培训驾校管死。”

但对上述说法,记者昨日多次致电上海市车管所,未能核实。

在不少驾校负责人看来,考不出的人多了,学车的人自然就少了,驾校和教练的收入也都会因此减少。“原来是每个教练车一批次带9个学员,按照两个月的培训量,一个月内可以考出的学员人数为4.5个人。现在按照新的规定,每个月考试通过率只有2.4个学员,减少了2.1个学员,考试通过量限制之后,开班的人数也会受到很大影响。”王华认为。

上海驾驶员培训行业协会有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在新规政策下,现在每辆考试车一年只有20个学员能够毕业,但是在以前的年份每年至少有40个学员毕业。按照当前的政策,上海市今年能够毕业的学员不会达到过去2年的55万人左右,今年的考试通过量达到35万人就了不起了。

行业或洗牌

上述行业协会负责人告诉记者,按照上海市当前的政策执行下去,驾校培训行业洗牌在所难免,不过眼下洗牌的可能性不大。“一是驾校行业的特征比较小、散和乱,没有依靠品牌溢价力的驾校公司,竞争比较混乱,大公司小公司都饿不着;二是当前的政策是一刀切的政策,超过80%的驾校是通过车辆挂靠的形式来进行日常运营,这也不利于相对规范的企业做大。”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但是目前的培训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下交通的要求。在当前的培训模式下,驾校大多追求学员过关率,在培训过程中存在偷工减料、少数教练员‘吃、拿、卡、要’, 不少学员上车时间少于50小时。这种“不在意学员是否掌握正确交规”的培训滋生了不少马路杀手。

公安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1至9月,全国共接报道路交通事故279万多起,其中涉及人员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有143720起,导致超过4万人死亡。在2001年至2010年这10年里,国内已经有近90万人死于各类道路交通事故。而这些事故的发生有60%是因为驾驶员操作不当或者对交通常识了解不多造成的。

据了解,从2007年开始,上海市交通管理部门就试点新的驾校培训模式。2008年,上海市第一家计时培训学校推出,这种新型驾培模式的核心是先学后付、一人一车、计时收费。 先学后付、一人一车可以保障学员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训练,通过高科技设备,管理部门可以对培训过程进行全方位监管。

王华说,这种模式非常不错,但是对驾校的前期投资、管理能力以及教练的素质都是考验,以后如果竞争激烈了,这种培训肯定会倒逼传统的驾校升级。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