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奶粉被曝含二聚氰胺 国内多家乳企急撇清


作者:何天骄 闫利伟    时间:2013-01-28





全球六成以上乳制品企业均或多或少使用新西兰奶粉,而我国八成以上进口乳制品均来自新西兰。

  三聚氰胺阴影尚未褪去,二聚氰胺又来作祟。

  近日有报道称,一向被认为是奶粉“圣地”的新西兰,部分奶粉被曝含二聚氰胺残留物,涉事公司新西兰恒天然公司并“保密”3个多月。

  昨日,《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查阅新西兰政府公告获悉,新西兰初级产业部局长Wayne McNee紧急回应称,DCD二聚氰胺的残留只在少量的奶粉产品中被发现,并不存在于其他乳制品,如奶油与乳酪;这些少量的残留并不会对食品安全造成危害。但新西兰政府已停止对DCD的使用,该国生产二聚氰胺的两大肥料公司也已经被停止出售并召回二聚氰胺产品,直至政府查出残留二聚氰胺的来源。

  由于新西兰是我国重要的奶粉进口国以及合作方,包括伊利、光明等多家乳企,以及宜芝多、莉莲蛋挞、85度C等众多涉及乳品的企业,均或多或少与新西兰乳业有合作。

  昨日,伊利相关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公司在新西兰年产4.7万吨婴儿配方奶粉项目目前尚未走完程序,并未投产。而光明相关负责人向记者称,公司在新西兰的牧场与该国两大二聚氰胺肥料公司没有任何合作关系。

  二聚氰胺暂无标准

  资料显示,二聚氰胺复合肥料可控制硝化菌的活动,使氮肥在土壤中的转化速度得到调节,减少氮的损失,提高肥料的使用效率。据了解,为了防止硝酸盐等对人体有害的肥料副产品流入河流或湖泊,新西兰部分牧场使用二聚氰胺喷洒牧草。

  食品专家朱毅告诉本报记者,目前,美国、日本和中国都批准二聚氰胺作为化肥使用,而欧盟在风险和收益间权衡再三未批准使用。

  朱毅介绍,目前全球都没有二聚氰胺的食品限量值,如果套用日本的“肯定列表制度”,某物质不在“食品中可以检出的物质”列表中,一旦检出就被认为是不合格食品,那么这些奶粉就很难入关了。

  据了解,国家质检总局已紧急要求新西兰相关部门尽快提供涉毒奶粉的二聚氰胺含量、批次等详细情况。但相关部门尚未表态是否会对奶粉启动二聚氰胺检测。

  昨日,记者走访了家乐福、家得利等主要奶粉销售渠道,相关销售人员告诉记者,暂未接到相关通知,也没有对销售新西兰奶粉产品做任何调整。记者在上海淮海路的新西兰纽健力奶粉专营店看到,经营活动在正常进行。

  纽健力专营店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已经有多位消费者前来咨询,消费者对这方面很敏感,但我们目前没有接到相关通知。”

  乳业专家宋亮则称,新西兰政府出面担保,并不能保证奶粉百分之百安全。但相对而言,新西兰此次检测出二聚氰胺,从侧面反映出新西兰对乳品检测的严格,因为全球尚未有二聚氰胺的检测标准以及很好的检测方法。

  国内乳企“躲枪”

  新西兰在全球乳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全球六成以上乳制品企业均或多或少使用新西兰奶粉,而我国八成以上进口乳制品均来自新西兰。

  有乳业专家介绍,目前包括惠氏、雀巢、雅培、多美滋等洋奶粉,以及国内蒙牛、伊利和光明三大乳企均或多或少与新西兰乳业有关,甚至一些受年轻人喜爱的西点店诸如宜芝多、85度C、莉莲蛋挞等也与新西兰乳业有合作。

  昨日记者联系了以上多家企业负责人。雅培相关负责人称,事发后公司第一时间与新西兰第一大乳业生产商恒天然联系调查问题,确认被检测出问题的批次没有供应给雅培。多美滋相关负责人则介绍,公司主要乳制品并未使用新西兰产品,部分配料采用新西兰恒天然生产的乳制品,但恒天然方面确认均不含有二聚氰胺。

  国内乳企中,伊利去年12月曾公告,将在新西兰投资11.03 亿新建新西兰年产4.7 万吨婴儿配方奶粉项目,不想却发生此事,伊利相关人士表示,该项目目前程序尚未走完,并未投产。至于此事是否会影响该项目的进展,该负责人表示不清楚。而蒙牛近期也花大价钱从新西兰引入3000头新西兰纯种荷斯坦奶牛,以期提高乳品质量。光明乳业也于2011年收购了新西兰SynlaitMilk51%股权,近期其新建的2号工厂也已竣工投产。而国内众多西点店85度C、宜芝多等均与恒天然有合作。

  由此可见,新西兰乳品已经深入到国内多个行业,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过目前各大乳企均称,公司运营暂不受任何影响。

  国内某乳企负责人也表示,希望国内消费者冷静客观对待此事件,新西兰是全球对乳制品检测最严格的国家,即便检测出来问题也都是极细微的,并且是很多国家不曾重视的方面。

  宋亮也坦言,要看乳制品是否安全,更主要还是看一个国家的生产监管体系是否完善,在这方面,新西兰是值得信任的。但他也提醒,此事也给中国消费者敲了个警钟,不要对洋奶粉盲目崇拜,任何国家的奶粉都没有绝对安全的。(何天骄 闫利伟)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