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来袭 混合动力新能源翻身


时间:2013-02-04





  丰田普锐斯先行,百公里油耗4.3L,2015年推国产混合动力车,宝马将在原有车型上开发,大众已面市

  “雾霾”正在成为最火热的新名词。由于持续雾霾天气造成了众多人群的呼吸道不适甚至病毒感染,舆论对“污染源”的讨论近日来也在持续发酵。在这样的讨论中,汽车尾气成为了第一个被炮轰的对象,而新能源汽车及混合动力汽车则再一次被人们所重视起来。

  一位汽车企业高管告诉理财周报记者:“根据有关方面的要求,2020年我们的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要降低到5.0升/百公里,要想完成这个目标,新能源及混合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已经势在必行。”

  京五先行

  1月23日,北京环保局宣布:经国务院批准,自2013年2月1日起,北京将在全国率先执行第五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以下简称京五标准,

  根据方案,3月1日起,北京市将停止销售、注册不符合第五阶段标准的轻型汽油车。也就是说,目前在售的国Ⅳ标准车型在3月1日后将不再允许销售。

  北京市环保局表示,将要实施的“京五”与欧盟目前执行的排放标准接轨,单车排放将比现行“国四”标准降低40%左右。

  这是北京市防治大气污染打出的“组合拳”之一。今年入冬以来,雾霾天气以及多次侵扰京城,PM2.5正在成为人们不愿提起的“热词”。

  而针对我国多个城市近期遭遇罕见雾霾天气,环境保护部近日也就“国五”标准开始第二次征求社会意见。

  据悉,与国外汽车排放法规标准相比,“二次征求意见稿”的排放控制水平和欧洲正在实施的第五阶段轻型车排放法规相当。与现行的“国四”标准相比,“国五”标准氧化物排放加严了25%至28%,颗粒物排放加严了82%,并大幅削减了新车排放量。

  有业内人士认为,上述一系列排放标准的实施已与我国于2012年8月出台的《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形成了紧密的联动。规划规定, 2015年我国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要降至6.9升/百公里,2020年则要降低到5.0升/百公里。与燃料消耗的下降相伴,2020年5.0升的油耗意味着百公里碳排放将降低到120克以下。

  “此前,我们一直都觉得这个”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可能会有‘水分’,但看样子,雾霾天等恶劣的环境状况正在加速新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武汉某车企负责人称。

  利好混合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平均燃料消耗量5.0升/百公里这个数字对于传统内燃机汽车来说几乎是一个极限。清华大学汽车工程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宋健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便曾表示:“从理论上来讲,汽油的燃烧充分度能达到40%已经是非常理想的状态了,而现在的汽油内燃机燃烧充分度大致已达到了35%左右。”这也让众多车企不得不把目光转向了新能源及混合动力技术的应用。

  目前,在中国市场上,众多车企均在研发和制造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比如众泰、长安、上汽、奇瑞等,但是这些新能源车型的推广却颇为缓慢。理财周报记者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日前公布的统计数据中看到,201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仅为1.28万辆,占全部汽车销量的比例仍不足百分之一。

  这其中的原因主要与新能源汽车的续驶里程短、电池价格贵、基础设施不完善等息息相关,而“要解决这些问题,仍需要相当一段时间。”国家86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监理咨询专家组组长王秉刚说。

  丰田宝马先行

  只是,眼下的雾霾肆虐却并没有给新能源车留下了太多的时间。多数业内人士认为,混合动力技术或将成为最为切实的解决方案。“混合动力技术目前已经渡过了启动期,开始跨入成熟期,是现阶段最有效的新能源汽车技术解决手段,并且是联接传统与未来技术的桥梁。”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殷承良教授说。

  目前,在中国汽车市场上,由于消费者对混合动力技术存在不了解甚至误解等现实难题,推广工作并不太顺利。而事实上,混合动力车早已不是遥不可及的“未来车型”,且它不需要充电站也不需改变驾驶员的驾驶习惯。

  资料显示,在中国市场上销售的第三代普锐斯百公里综合工况油耗只有4.3L,相当于普通燃油汽车的一半。而且其在车辆起步、怠速状态下,汽油发动机处于关闭状态,使用纯电动模式,可以有效降低尾气排放。

  不仅丰田,大众汽车的途锐混合动力汽车也已面市。此外,宝马在原有车型系列上也在开发与推出全系列的混合动力汽车。

  在不久之前的广州车展上,丰田中国副董事长大西弘致在接受理财周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2015年丰田将推出国产化的混合动力车型,以通过进一步降低混合动力的价格加大混合动力车的销量。而丰田中国执行副总经理董长征则表示,未来传统动力的换代是丰田集团的目标之一,由此丰田在华将实现“十二五”规划中对车企2020年平均燃料消耗量的要求。


来源:理财周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