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19年,世界煤炭市场仍维持周期性增长的微弱势头,总体上来看,全球煤炭产量、国际煤炭进出口贸易量继续保持小幅增长,但自去年四季度以后,周期性增长的动力明显减弱,煤炭价格连续下滑。一方面是煤炭需求放缓,另一方面是全球煤炭产能在经历了2年多来的恢复和新产能的投放之后又有所增加,不少国家的煤炭产量迭创新高,全球煤炭产能相对充裕,市场下行压力明显加大
世界煤炭市场自2016年下半年复苏反弹以来,已延续了近3年的周期性上升态势。进入2019年,世界煤炭市场仍维持周期性增长的势头。总体上来看,全球煤炭产量、国际煤炭进出口贸易量继续保持小幅增长态势。但自去年四季度以来,周期性增长的动力明显减弱,煤炭价格连续下滑,到今年一季度,世界煤炭市场下行压力骤然加大。
煤炭价格连续下滑
印尼出口动力煤价格(HBA)在去年8月创下每吨107.83美元阶段性新高后,9月起逐月下滑,到今年4月降到每吨88.85美元,已经出现连续8个月的下行,价格累计下降每吨19美元左右,降幅达17.6%。
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的动力煤出口平仓价格,去年8月3日曾出现每吨122.4美元的高位,之后也是一路下滑,到今年4月12日已跌到每吨76美元,累计每吨下跌46美元左右,降幅为 37.6%。
国际炼焦煤市场价格相对较为平稳,但也有所下降。澳大利亚海角港优质炼焦煤平仓价2018年年初为每吨260多美元,而到今年年初跌破每吨200美元大关。近期基本在每吨200美元上下波动,一年多时间累计下降每吨60多美元。
主要产煤国产量增速明显放缓,产量下降国家增多
根据各主要产煤国发布的统计数据,今年一季度,中国、印度、俄罗斯等主要产煤国煤炭产量增幅比上年明显降低。一季度,我国煤炭产量同比增长0.4%(2018年同比增长4.5%),印度同比增长4.4%(2018年同比增长7.1%),俄罗斯同比增长2.6%(2018年同比增长6.1%)。哈萨克斯坦煤炭产量则由前2年的连续增长转为今年一季度的同比下降。
美国、加拿大、哥伦比亚、波兰、乌克兰、德国等欧美产煤国,在市场需求萎缩的压力之下,一季度煤炭产量延续下降态势,降幅继续扩大。美国煤炭产量在去年同比下降2.7%的基础上,今年一季度同比下降9.3%,尤其是3月同比下降幅度接近20%。
煤炭进口局势分化,主要煤炭进口国进口量下降
一季度,排世界前四位的亿吨级煤炭进口国中,中、日、韩三国煤炭进口量全都转为同比下降,印度的煤炭进口增速也大为放缓,增速由2018年的14.7%下降到今年一季度的3.5%。东欧的乌克兰、波兰煤炭进口量减少,而德国、西班牙等国家由于本土硬煤煤矿关闭,煤炭进口由下降转为上升。东南亚的越南、泰国、菲律宾和南亚的巴基斯坦等国的煤炭进口仍保持大幅增长。
煤炭出口格局变化不大,但出口量大都下降
受亚洲主要煤炭进口国进口量下降及欧美地区煤炭市场需求萎缩等因素的影响,俄罗斯、加拿大、哥伦比亚、南非等国煤炭出口量都由升转降。美国的煤炭出口增幅大为回落,由2017年同比增长61%,到2018年增长19.3%,到今年1月增幅降到5.8%。只有蒙古国煤炭出口量仍高速增长,印尼、澳大利亚、俄罗斯、美国、南非煤炭对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更趋激烈,竞争压力也急剧增大。
2019年世界煤炭市场不确定性增加,变化更趋复杂,下行压力明显加大
受世界经济发展放缓、中美贸易摩擦影响持续、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能源转型加快推进等多种因素影响,2019年世界煤炭总体需求可能减少。
美国今年以来受燃煤电厂加快退役、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显著提高的影响,电煤消费量急剧下降,导致煤炭产量大幅度下降。部分煤炭企业尤其是西部动力煤生产企业经营困难,又出现了一些煤炭企业提出破产保护申请。在2015年至2016年那轮美国煤企破产潮中,前四大煤炭生产商中破产了3家,排名第一的博地能源(Peabody Energy)、排名第二的阿奇煤炭(Arch Coal)和排名第四的阿尔法自然资源公司(Alpha Natural)相继倒下,申请了破产保护进行重组,而“硕果仅存”的原排名第三的云峰能源公司(Cloud Peak Energy)尽管躲过了上一轮劫难,最近却不得不打算提出破产保护申请。
一方面是煤炭需求放缓,另一方面是全球煤炭产能在经历了2年多来的产能恢复和新产能的投放之后又有所增加,不少国家的煤炭产量创新高。印尼2018年新增的煤炭产量接近1亿吨,俄罗斯、蒙古国的煤炭产能和产量都创历史新纪录,澳大利亚的煤炭产能已完全恢复到常年水平,且又有新煤矿投产,因此全球煤炭产能相对充裕,市场下行压力明显加大。
去年四季度,无论是从煤炭产量,还是从煤炭贸易量来看,似乎都隐约显现周期性见顶的迹象,今年以来的世界煤炭市场运行情况进一步印证了这种趋势。
在要求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实现洁净能源转型的呼声日益高涨的大背景下,世界煤炭需求长期维持不增长、小幅波动或非常缓慢小幅增长,将是最大可能的发展趋势。
当前,《巴黎协定》已在各签约国家和地区履行。为了实现《巴黎协定》既定目标,需要大幅加快全球能源系统转型,有关国际机构也明确提出了2030年、2050年能源转型路线图。其中,一个重要措施,就是逐步淘汰煤炭,包括加快现有燃煤电厂的退役、放弃建设新的燃煤电厂以及开设新的煤矿。
全球资本也正在逃离煤炭行业。英国能源经济与金融分析研究所(IEEFA)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为应对气候变化,迄今为止已经有超过100家全球主要金融机构撤离动力煤领域,出台了限制煤炭投资的措施,不少建设燃煤电厂的规划被推迟、搁置或取消。
一直在煤炭市场投资活跃的日本企业和金融机构,如日本第一生命保险、三井住友金融集团、丸红株式会社、三井物产及三菱商事等去年以来陆续宣布退出煤炭产业。连过去20年一直是澳大利亚煤炭市场十大投资者之一的日本大型商社伊藤忠商事,今年2月也发布声明,承诺将不再参与任何新的燃煤发电或煤矿项目的开发,同时对公司现有的煤炭资产进行严格评估并逐渐退出。
今年3月,全球能源监测、塞拉俱乐部和绿色和平环境信托共同发布的最新报告《繁荣与衰落2019:追踪全球燃煤电厂开发》指出,2018年全球处于开发阶段的燃煤电厂数量大幅减少,全球煤电开发装机容量已连续第三年下降。
多元化的跨国矿业公司为回避声誉风险、市场风险,纷纷退出煤炭产业,如力拓集团(Rio Tinto)已剥离所有煤炭资产,完全退出煤炭市场。世界最大的动力煤国际贸易商嘉能可公司(Glencore)也迫于各方面压力,在今年2月宣布将煤炭产量上限设为每年1.5亿吨,并承诺不会再购买任何煤矿。
一个主要的顾虑还是对全球煤炭发展前景不太乐观。国际能源署(IEA)今年2月在北京发布《全球煤炭市场报告(2018—2023)》,认为印度、越南和其他亚洲国家的煤炭需求增长可能抵消欧洲和美国的下滑,2023年前全球煤炭需求年均可能仅增长0.2%。英国石油公司(BP)4月发布的《BP世界能源展望(2019年)》,对到2040年的全球能源市场进行了分析预测,认为今后20年全球煤炭需求将比过去的20年大幅放缓,全球煤炭消费量只可能大体维持现有水平。
目前,我国煤炭供需占全球市场的“半壁江山”。面对煤炭市场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局势,煤炭企业应高度关注、积极应对。(作者: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 梁敦仕)
转自:中国煤炭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