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那些贸易战火从美利坚引燃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03-15





  特朗普就任总统后,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明显加重,与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摩擦频率也显著提升。贸易战风险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前进的严重阻碍,贸易战升级的阴影影响到此轮全球经济复苏的前景,受到市场的密切关注。平安证券宏观组编撰了美国贸易战历史回顾,对美国与其他主要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战案例加以梳理,分析了双方在贸易战中的普遍举措及其影响。
 
  平安证券报告指出,随着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署,以美国为中心的全球贸易体系得以构建,但此后美国与各国的贸易摩擦却时常发生。由于欧共体(欧盟)、日本及苏联(1992年后为俄罗斯)经济体量可观,也有一定的反制能力,美国在贸易战中擅长多维打击,且可以凭借其占绝对优势的国际地位及科技水平对贸易战对手进行经济制裁和技术封锁,但日本及苏联的反制手段却相对单一,缺少灵活多变的应对之策。这也导致了贸易战的结局往往更偏向于美国的初衷。
 
  贸易战是没有硝烟的战争,其结果如何不仅取决于综合国力的强弱,还与各国政府的相关经验是否丰富,决策是否果断明智,执行力是否坚决等息息相关。
 
  美欧拉锯战
 
  经济“大萧条”时代,美欧就由于经济危机而爆发过广泛的贸易战,包括互相提高进口商品关税税率等简单措施,最终贸易战并没有使得欧美逃脱经济大萧条的冲击,相反全球贸易的大幅衰退使得经济衰退日益沉重。直至二战结束,新的全球治理体系与经贸体系才得以建立。
 
  20世纪70年代农产品及钢铁战
 
  1967年欧共体成立后,西欧国家的实力得到进一步增强。随着20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的爆发,欧洲与美国的贸易争端开始显现,并迅速升级。
 
  从贸易差额的变化上可以看出,在70年代中期双方贸易战期间,美欧贸易状况均有所好转,其中美国贸易逆差有所收窄,英国贸易顺差有明显回升。当时正处在产业升级的背景下,航空航天、计算机、信息等行业尚未发展壮大,钢铁、机械、汽车、化工等产业仍为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欧美在该阶段爆发的贸易战主要集中在农产品与钢铁领域。
 
  欧共体成立后,其规定的统一共同体内农产品价格、建立共同农产品进口关税、取消成员国之间关税、建立共同农业基金、主动调节农产品市场、对出口进行补贴并进行技术革新等农业政策提升了西欧各国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农业生产者的积极性及农产品产量均大幅提升,西欧各国也逐渐从农业净进口国转变为净出口国。另外,欧共体不断扩容也使得其实力不断增强。这招致了当时农产品出口大国美国的强烈反感与抵制。于是,美国开始针对欧共体内部的调节手段进行批评,认为欧共体在农产品领域的高额关税行为属于“贸易保护”,并不符合“自由贸易”精神。但欧共体继续提高美国农产品进口关税税率。随着欧共体农产品出口量快速增长,并影响到美国的出口市场,美国对欧共体的指责也从征收高额关税等“贸易保护行为”转为出口补贴等“不公平贸易手段”上。但欧共体仍然态度强硬,并声明美国的“自由贸易”是选择性的,在自身竞争力较强的粮食领域要求“自由贸易”,在竞争力较弱的细分领域则进行高额补贴。
 
  在钢铁领域,美国钢铁公司、伯利恒钢铁公司等七家钢铁企业以联邦德国等西欧11国钢铁公司接受政府补贴,并以低于成本以下的价格向美国倾销钢材为由,在1982年1月中上旬向美国商务部和国际贸易委员会提交了针对西欧11国钢铁公司的“反倾销”与“反补贴”的诉讼。之后,美欧在钢铁领域的贸易战显著升级。
 
  伴随着双方的互相指责,美欧在农产品与钢铁领域的贸易战一直在延续,战场也从欧共体扩张至中东、印度等第三方进口市场。直至资本主义世界逐渐走出经济危机,全球市场开始恢复一定的扩张速度,双方的农产品贸易战才逐渐降温。尽管贸易战期间美欧均获得了较大规模的贸易顺差,但作为代价,财政赤字也明显上升。
 
  20世纪90年代初公共采购领域贸易战
 
  1993年上半年,美欧多国经济增速下行,德法两个欧共体核心国经济增速转负。欧共体在1993年1月出台了关于政府采购商品的法令,要求欧共体12个成员国在进行政府采购时禁止采购欧共体生产部件不足50%的产品,同时要求在欧共体厂商生产的产品价格不高于外来商品3%的前提下,优先采购欧共体自身生产的产品。针对这项规定,美国政府对欧共体实行政府采购领域的贸易制裁,禁止美国政府采购欧共体生产的产品及提供的服务。双方不肯让步,欧共体坚称美国政府的制裁程度显著高于欧共体对美国厂商的制裁程度,美国则要求先制定贸易限制法令的欧共体率先退出制裁。尽管双方均不肯退让,协商也在同步跟进。美欧双方于1993年4月21日就机电设备市场的开放达成一致,尽管此后双方在部分领域仍互相进行制裁,但保持了斗而不破的状态。整体看,美国由于相关领域垄断厂商市场在国内市场的控制力强,成本端优势较明显,在该贸易战中受到的损失显著低于欧共体。
 
  90年代贸易战的对策有所发展,开始规定商品的自产比例限制以及自产商品的采购优先权,丰富了贸易战的策略。
 
  21世纪初钢铁贸易战
 
  2001年6月,全球钢铁行业面临产能过剩问题,美国国内钢铁厂商经营困难,于是在行业协会要求下,美国针对欧盟、日本、韩国等8国的钢铁产品出口可能给美国钢铁产业造成严重损害,从而涉嫌违反“201条款”进行全球保障措施调查,最终调查结果确认上述国家钢铁进口违反“201条款”。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提交报告后,布什总统裁定自2002年3月20日开始对大多数种类钢材进口征收为期3年最高达30%的关税,并对厚钢板实行进口限额,同时实行钢材进口许可制度。受此影响,欧盟、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的钢材出口量大减,各国也在之后作出反制措施。其中欧盟在3月27日通过了临时钢材保障措施,决定对进口钢材征收最高达26%的关税,同时实行进口配额制度。另外,欧盟、韩国、日本、中国、瑞士、挪威、新西兰和巴西等8个国家和地区也通过向WTO申诉及提高相应关税税率进行反制。
 
  直至2003年12月初布什总统发表声明称美国取消钢材进口的保护性关税,此轮贸易战才告一段落。但美国将实施更严格的监督政策,以防止外国钢材集体涌入。
 
  在贸易战中,墨西哥、加拿大两国由于与美国同属于“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而免于受限。欧盟作为当时美国进口钢材的最大来源地,受损最大。亚洲的中日韩等国钢铁行业也受到一定损失。美国的钢铁行业在贸易战中后期则由于钢价的大幅上涨而受益。
 
  美日压迫战
 
  20世纪70年代,日本与美国已在部分领域产生了贸易摩擦,但日本都通过适当的让步巧妙避免了贸易摩擦的升级。进入80年代,日本强大的经济规模及较快的经济增速给美国带来了空前的压力,加上日本大规模的贸易顺差与强大的出口竞争力压制了美国收窄贸易逆差和提升出口的空间,美国与日本全面贸易战的来临已不可避免。
 
  1985年9月22日,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和英国的财政部长及中央银行行长签署《广场协议》。制定该协议的初衷是通过各国政府调整利率水平引导美元贬值,从而增强美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以改善美国大规模逆差的状况。但日本由于内部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均失衡,经济过度依赖出口与投资,在《广场协议》签署并实施后,日本贸易顺差与出口增速均有所回落,且持续低于美国,日本经济增速在1985~1986年间显著回落。之后日本虽通过国际并购与境外投资刺激了经济,且国际资本受日元持续强劲升值预期吸引进入日本的股市与房地产,但日本企业的跨国投资与国内的股市房市很快呈现泡沫化,且日趋严重。加上同期日本政府并没有意识到境外投资、国内房地产与金融市场泡沫化的重大风险,等到泡沫自然破裂,日本房市与股市在90年代初开始持续下行,日本经济陷入长期低迷,迎来“失去的20年”。
 
  虽然《广场协议》签署方除了美日外,还有英法德三国,但考虑到美国与英法德三国的贸易逆差规模较小,且三国持有美国债权规模远小于日本,所以在贸易战与美元贬值的过程中受到的影响较日本及新兴市场小得多。1985~1995年间美欧频繁采用贸易战共同抑制日本出口,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汽车领域的贸易战。
 
  美日之间的汽车贸易摩擦起源于80年代初期,当时由于日本汽车市场的相对封闭以及日本汽车高性价比的优势,美国汽车在日本市场的份额近乎为零,而日本汽车在美国市场的份额超过20%,成为美国汽车的最大进口来源国。尽管80年代初美国对日本汽车及零部件实施了进口配额限制,90年代初迫使日本加大开放本国市场,但收效甚微。日本厂商通过直接投资在美国当地设厂,在美国的市占率继续稳定提升。克林顿总统上台后继续对日本汽车行业施加压力,并声明要求日本放开本国市场,否则制裁势在必行。同时,欧洲各国也深为日本汽车市占率高企烦恼,纷纷跟进,对日本汽车实行进口限制,日本则只能向WTO投诉。最终美日在1995年达成协议,日本同意增加进口美国汽车及零部件规模,扩大在美直接投资,并大幅增加美国在日的汽车代理商数量。
 
  值得注意的是,美日贸易战是在《广场协议》签署的背景下爆发的,尽管贸易战本身双方仅进行了进口限制与投诉反制,但《广场协议》给美国带来的综合战略优势不容忽视。在协议框架下,日本政府缺少政策调整空间,处处陷于被动。在贸易战中,日本也只能采取投诉等相对温和的处理方式,最终日本一败涂地,不仅丧失了经济增长的前景,也迎来了“失去的20年”。美国在贸易战中利用其强大的综合国力展开贸易、金融、汇率等维度的多维打击,这在美日1985~1995年贸易战中有所呈现。日本虽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但反制手段相对单一而温和,最终结果自然偏向美国的初衷。
 
  美苏多维战
 
  在1970年前,美苏贸易战主要针对石油相关领域。
 
  1975年下半年,美国意图利用苏联急需粮食进口的情况将廉价原油进口与农产品出口绑定,但苏联态度强硬,最终美国不得不放弃将两者绑定的想法,美苏之间达成600万~800万吨/年规模的农产品贸易协定,但800万吨/年的上限不经美国同意不能轻易突破。
 
  1979年底,苏联入侵阿富汗,美苏争霸开始进入高潮,两国关系再次转冷。同年爆发的波兰危机使两国对峙更加深了美苏之间的矛盾。美国开始对苏联实行覆盖众多领域的经济制裁,美苏全面贸易战开打。美国分别在高端技术、农产品、军事设备、电子、通信、化工、机械、自动化设备等领域对苏联实行禁止贸易、出口配额、中止投资等严厉政策,以阻止苏联在广泛领域的技术进步与实力提升,甚至还要求第三方国家对苏联相关领域的出口必须经过美国的许可。一系列制裁措施起到了明显的作用,苏联经济实力大幅下降。苏联为了维持一定水平的军事开支,不得不牺牲国内各部门经济的发展,令苏联的经济困难日益加剧,争霸能力也有所削弱。
 
  除了经济制裁外,在外交领域,美国联合西欧及日韩等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进行联合贸易制裁,同时,里根总统在任上还制定并执行了“星球计划”等战略部署,耗费了苏联有限的资金与资源。在政治领域,美国利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来联合欧日等国,同时通过与中国加深外交和经贸合作来匹配对苏联的经济技术封锁。在文化领域,美国对苏联及其影响下的各国进行文化战略渗透,宣传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精神。这都为之后戈尔巴乔夫时代苏联实行亲美政策及全盘改革进而导致解体做好了铺垫。
 
  但美国同时也承受了相应的经济和外交损失。一方面,美国取消与苏联的合同使得部分行业受损明显;另一方面,美国强制要求西欧等第三方国家禁止或限制向苏联进口损害了相应第三国的利益,造成了部分国家甚至盟国对美国的反感。
 
  80年代美苏之间的贸易战可以说是美国多维打击的“经典”。相比美日70年代在经济金融领域开打的多维贸易战,美苏此轮贸易战还综合了外交、政治、文化等更广泛的维度,突破了经济金融领域的限制。而且苏联虽然经济实力不及日本,但作为对手,无疑对美国威胁更大。美国针对苏联经济结构与体制的弱点进行突破,通过外交、政治、文化等多领域的配合,最终在贸易战中取胜,也为美苏争霸终结打好了基础。
 
  确切地说,美苏在80年代的争斗更多是政治角力而非经贸之争,双方的博弈也远远突破了经济金融的范畴。此处将美苏之争作为贸易战案例展示,一方面是能够更好地与前面美欧及美日贸易战形成对比;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从美苏争霸中体现出美国的强硬及针对不同类型对手时进行贸易战的灵活性。(记者 何诗霏 整理报道)
 
  转自:国际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