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在非洲建成、在建或筹建的产业园约有近100个,其中30多个已经开始运营,入园企业近400家,累计投资额近50亿美元,总产值约130亿美元,初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2018年末,北京将迎来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会议将开启中非合作新的窗口期,也将全面回顾和检阅2015年末南非约堡峰会上的中非“十大合作计划”成果。
党的十九大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的新格局,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非洲是建设“一带一路”的重要方向,作为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中非合作前景非常广阔。积极发挥非洲大陆现存中国产业园区作用,加快中非产能合作步伐,不仅可以全面提升我国同非洲地区经贸合作水平,打造中非合作新亮点,也有利于提升中非互利合作水平,将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推向新的高度。
非洲大陆中国产业园区发展总体与设定预期一致。因为工作关系,笔者有幸亲历了中国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园区(亦称产业园区)的萌芽、诞生和早期发展历程。十多年的园区实践证明,非洲大陆产业园区无论何种性质,总体上发挥了预期的双重作用:对外在帮助所在国增加就业、提高税收、扩大出口创汇、提升技术水平,带动其经济的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内在推动中国富余产能转移、规避贸易壁垒减少摩擦、发挥产业集群优势等方面成绩显著。更为重要的是,在增进中国同广大非洲国家的友好关系上意义重大。
非洲大陆中国产业园区是推动非洲工业化进程的抓手。进入21世纪以来,非洲国家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推进工业化进程,产业园区模式被越来越多的非洲国家视为促进工业化进程的着眼点和重要抓手。但囿于受到多重因素的制约,非洲绝大多数国家又难以依靠自身力量发展工业园区,需要在融资、技术、管理等方面借助国际合作。在此需求的背景下,各种性质的中国产业园在非洲大陆应势而生,成为推动非洲工业化进程的助推器。
据抽样调查显示,目前中国在非洲建成、在建或筹建的产业园约有近100个,其中30多个已经开始运营,入园企业近400家,累计投资额近50亿美元,总产值约130亿美元,初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我认为,这些产业园将是今后一个时期非洲工业化及中非产能合作的重要载体,契合了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精神和非洲“2063年议程”战略目标,符合中非双方的利益诉求。
非洲大陆中国产业园区在中非产能合作方面完全可以发挥更大作用。投资非洲,实现中非产能合作,目前的中国产业园区优势明显。
第一,产业前景相对明朗。每一个中国产业园的设立,都凝聚了创立者的心血,是他们多年对驻在国对市场深入调研、反复论证的智慧结晶,在一定程度上为后来者提供了平台和决策参考。
第二,投资条件相对优惠。商务谈判也是一门博弈的艺术,由于园区建设为非洲国家工业化发展亟需,且园区规模较单个投资更丰富、产业链更长、带来就业、税收等可预期的好处更多,因此,有利于争取到更好更多的投资优惠政策。
第三,产业配套相对完整。由于非洲多数国家工业化水平低,因而市场产业细分并不发达,产业园区多数靠自身配套,所以,园区的产业聚集有利于入园企业控制成本,提高效益。
第四,投资流程与关系协调相对单一。就多数民企人才队伍而言,自身拥有熟悉国际市场、国际投资经验等专业性人才并不现实,即便有这种能力,但与投资国众多国家机构打交道也是一个复杂并漫长的程序,而借道产业园区,则可省去诸多流程,提高效率。
第五,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相对完备。从目前统计情况看,30多个产业园区已完成园区整体规划和首期基础设施建设,具备企业入园硬件条件,同时,还建立了为企业入园提供“一站式”的服务窗口。
第六,利于相对集中解决经贸合作争议、领事保护等问题。目前,我国与非洲34个国家签有双边投资保护协议、11国家签有避免双重征税协定,与多数国家建立了经贸联(混)委会磋商机制,这些措施,既便于处理园区内双边之间的投资问题,同时,也有利于特殊时期的领事集中保护。此外,民企入驻中国产业园,在安保、社交、中式生活设施配套等方面也可享受相应服务。(作者:蔡立华 系中国—非洲联合工商会副秘书长)
转自:国际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