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8月9日起,印度对从中国进口的共计93种产品征收反倾销税。专家指出,频繁对华采取贸易救济措施不仅不能挽救印度制造业,还会有损两国经贸关系,并非明智之举。通过投资来带动中印贸易、弥补贸易逆差应成为共识。
印度政府日前宣布,自8月9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共计93种产品征收反倾销税。产品涉及化工和石化、钢铁和其他金属制品、纤维和纱线、电力电子产品和消费品等。
专家分析称,印度与中国之间的贸易赤字由来已久,且仍呈持续加速、难以逆转的态势。印度为保护本国市场,提振本土制造业发展,一贯对中国产品的进口进行严格限制,并频繁采取反倾销措施。此举也不例外,与政治因素没有必然联系,无须过度解读。
不断扩大的贸易逆差
印度驻中国大使馆今年2月发布的《2016年中印双边贸易报告》显示,2016年,中印贸易额达711.8亿美元,其中,印度出口额为117.5亿美元,进口额为594.3亿美元,印度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为476.8亿美元。
中印之间的贸易平衡向中方倾斜使双方贸易摩擦势头持续,并呈愈演愈烈之势。“印度绝大部分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较高,因此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受到了印度市场的欢迎。”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刘小雪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
不过刘小雪同时指出,中印间的贸易逆差是当前全球分工中的结构性问题,现阶段无法扭转,如果这一逆差持续扩大,不利于双边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通过投资来带动中印贸易、弥补贸易逆差成为共识。
刘小雪透露,近两年中印投资增幅很大,意向性也在增强,显现出良好的趋势。
与政治关联度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印两国关系处于比较敏感的时期,外界很难不将印度此举与中印两军对峙联系起来。但专家普遍认为,二者没有必然联系。
刘小雪表示,印度的行为与政治挂钩的几率不大,主要是由于中印双边贸易逆差的不断扩大,尤其是在双边贸易额增幅下降的情况下,贸易逆差还在持续加速扩大,因此印度才频频将反倾销的矛头对准中国。
刘小雪同时指出,近年来,印度每年对中国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平均在20起左右,虽然今年截至目前已经发起了12起之多,但这个数量也没有多到足以将印度的行为上升为惩罚性的施压行为,而更多地体现出印度在发展本土制造业和创造就业方面的焦虑。
有分析人士指出,印度多年来对中国产品采取严格限制措施,担忧对华贸易逆差对印度经济不利,通过采取反倾销措施保护本国市场,所以反倾销调查与政治没有必然联系。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频繁对华采取贸易救济措施或许不仅不能挽救印度制造业,还可能有损两国经贸关系,并非明智之举。(其其格)
转自:国际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