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万亿基建投资计划能否实现有待观察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7-06-28





  近期,美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开展了“基础设施周”活动,为推出万亿基础设施投资计划铺路。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出席“基础设施周”活动时,呼吁用公共和私营部门资金改善全国道路、桥梁、铁路、内河航道及港口等基础设施。
 
  分析认为,特朗普今年年初提出为美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一万亿美元的计划,政策细节尚不明朗。另外,该计划可能因民主党反对而在国会受阻,万亿基建投资计划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有待观察。
 
  基础设施退化带来巨大经济成本
 
  美国基础设施大多建成于20世纪中期,面临着长期投资不足问题。据统计,当前基建投资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为2.4%,仅为半个世纪前的一半。由于需求加快且投资不足,美国基础设施质量下滑,综合状况退化严重。根据美国道路和交通运输建设者协会公布的数据,美国约5.6万座桥梁有“结构缺陷”,每4座桥中就有超过1座桥梁使用了超过50年以上,超过2/3的道路急需维修或翻新。美国土木工程协会的报告显示,到2020年,美国将有近3万座水坝达到或超过50年至70年的设计年限。基础设施退化带来了巨大经济成本。由于交通堵塞造成的人工和物流等成本增加,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认为家庭和商业部门总损失未来几年将超过9000亿美元。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测算,航站拥堵和航班延误的总成本为每年310亿美元。
 
  近期,特朗普密集出席了一系列“基础设施周”活动,为新的基建投资计划造势。6月5日,特朗普宣布一项新的全国空中交通控制系统私有化计划,提出将该系统从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拆分出来,以促进空管系统现代化,让航班运行“更快、更安全和更可靠”。7日,特朗普奔赴俄亥俄州辛辛那提考察河道,并介绍他对基础设施投资计划的构想。8日,特朗普和30位州市长参加在白宫举行的基础设施峰会,讨论如何更有效地利用税收投资基建。“基础设施周”期间,特朗普还批评了官僚主义延误基建项目实施,希望缩短相关审批程序。
 
  扩大基础设施投资是美国现政府重要施政方向。根据美国政府今年提出的基建投资计划,联邦政府将在10年内拨出2000亿美元,带动至少8000亿美元的州、市地方政府资金及私营部门资本。其中,1000亿美元用于地方优先基建项目,250亿美元用于农村基建,还将在两年时间内创造100万个技能学徒岗位,为未来储备劳动力。此外,美国政府计划建立新的机构来改革基建项目监管程序,希望将高速公路等项目的审批时间从10年缩短为2-3年。
 
  庞大基建投资方案尚待不断细化
 
  由于特朗普的医改和税改计划仍因内部分歧而卡在国会,外界对未来能否顺利推进雄心勃勃的基建投资计划也持怀疑态度。目前,难点主要集中在两方面。
 
  一是资金将从何而来。特朗普提出的基建投资计划,希望通过公私合营模式(PPP)、税收抵免等措施,带动私营部门进行项目融资,投入主要资金,此外,政府的债券融资和财政支出也将会是个选项。但是政策细节目前并未出台。美国预算与优先政策研究中心高级顾问雷本路福特表示,“如何用联邦政府2000亿美元拨款来撬动所谓的一万亿,如何保证后期各方资金持续到位,都需要详细规划。”
 
  二是私有化痕迹太重,反对人士认为有损公众利益。美国交通部门表示,航空管控系统管理权从联邦航空管理局移交到非营利机构的改革,有利于缩短新技术应用周期,产业资金投入比每年都需要国会批准的政府拨款更加稳定和充足,将让新技术更快地广泛应用于全美航空管理系统。但是,美国国会商业、科学与运输委员会主席约翰·肖恩担心,对航空管控系统进行私有化改革将不利于乡村地区发展和小机场的运营。国会参议院民主党领袖舒默也认为,这种做法会减少偏远地区的工作机会和基建规模。美国众议院民主党领袖佩洛西表示,特朗普的基建项目只会给富人和企业带去大额减税优惠,重要的公共资产也将落入特殊利益集团和大型航空公司手中。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前奥巴马政府经济咨询委员会主任杰森·福尔曼表示,特朗普的基建投资计划很难得到民主党人的支持。该计划削减了对基础设施的传统公共支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新机制,会给开发商带来大量利润。可以肯定的是,政府将在基建投资计划中发挥很小的作用,让私营部门发挥更大的作用。
 
  有分析称,美国政府提出的这个基础设施建设方案不可谓不庞大,方案主要特点为引入私人资金,减少行政障碍,优化流程并提高效率等。但是,特朗普的基建投资方案还远未成形。美国政府和国会当前的政策优先排序中,基建项目似乎并不是那么紧迫。而且在投资规模、地域和行业结构上,联邦和地方、两院和白宫将会有较大博弈空间,因此仍存在不确定性。(吴乐珺)
 
 


  转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