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非洲大陆面临许多困难,饥荒是最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之一,威胁着数百万的非洲民众。”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副主席阿巴斯·古莱特在近日第九届非洲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大会开幕式上表示,解决南苏丹、尼日利亚、索马里等地区的饥荒问题刻不容缓,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等国家也遭受着严重的粮食危机。
的确,据外媒报道,近日有研究发现:“2017年所需的紧急粮食援助的规模、严重程度和地区范围,是数十年来前所未见的。”全球饥饿情况正处在数十年来的最严重水平,45个国家多达7000万人急需粮食援助。这些国家当中,尼日利亚、索马里、南苏丹和也门陷入饥荒。
其中,在尼日利亚东北部,受到长达七年的博科圣地极端主义冲突影响,联合国和其他救援机构的研究发现当地在去年就发生了饥荒,而且情况至今仍未缓解。在南苏丹,持续不断的冲突和经济不稳定,加上人道救援物资难以送达,使得饥荒成为潜在危险。在索马里,2016年的雨量不足,加上天气预报指今春雨量也稀少,当地恐怕要重演2011年造成26万人饿死的大饥荒。而另一方面,2016年的厄尔尼诺现象以及随后而至的拉尼娜现象,也令非洲之角和非洲南部国家人民的日子变得更艰难。
非洲饥荒下的“中国力量”
如何喂饱人民,如今已经成为非洲亟需解决的问题。其实,一直以来,中国持续关注非洲的难题。比如,据中国商务部介绍,2016年为积极响应联合国关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非洲严重饥荒的呼吁,帮助有关非洲国家解决粮食短缺问题,中国政府决定向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提供1000万美元紧急人道主义捐款,用于向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分别提供价值800万美元及200万美元的粮食援助,其中包括儿童营养食物及其他粮食食品。
不仅中国政府行动起来,中国民间对非洲饥饿问题同样给予了关注。3月1日,在经历了四个多月的前期准备之后,免费午餐成功落地非洲大陆肯尼亚,肯尼亚首都内罗毕马萨雷贫民窟的长荣希望小学、汗卡小学、长青造梦小学等五所学校的1103名贫民窟儿童吃上了免费的早餐和午餐。
据了解,免费午餐走进非洲项目由邓飞、中国红十字会基金会和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三方携手发起,三方达成战略协作,结伴去非洲,共同帮助改善非洲儿童的饥饿、医疗和卫生等问题,同时特别强调单独分列免费午餐非洲项目,所需资金单独筹募,专款专用。其中,据项目运作资金创始人承诺于2017年投入100万元参与免费午餐非洲项目。而除了依靠企业定向募捐,下一阶段,项目将逐步放开海外筹款,从美国、欧洲等地筹款。
农业示范中心带来新希望
然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传统农业国家,位于非洲西部的多哥全国67%的人口从事农业,但农业技术极其落后,基础设施差,机械化程度低,基本靠人力耕作,作物产量低,质量差。多哥还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解决700万人民的吃饭问题一次次的成为多哥政府的工作重点。
中国援多哥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项目可谓应运而生。早在2011年,中国农业专家进驻位于距洛美16公里的Sanguera,分别进行了水稻、玉米品种筛选、品种适应性研究、水肥配套研究以及不同耕种方式对比等试验。同时,根据当地气候条件,中国专家总结了一套适合当地种植的栽培技术,并开始农业技术培训和推广工作。
不仅如此,中国农业专家还提出利用操作简单,容易上手的小型农业机械,不断提高农业种植工作效率。如今,已有部分农户通过当地政府提供的农业小额贷款,购买手扶拖拉机等小型农机具进行农业生产。
如今,示范中心的水稻田每公顷产量达8吨,是当地平均产量的2.3倍,同时,我国还为多哥培训农业技术人员850余名、推广种植面积300公顷,涉及农户150余户,所做工作得到了多哥政府和民众的一致称赞。
多哥农业示范中心只是中国众多农业援非的项目之一,截至目前,中国已在非援助实施22个农业示范中心项目,先后对非派出农业专家1万多人次,每年组织农业培训班数10个……近年来,加快“走出去”步伐的中国农业不仅要完成缓解非洲粮食危机的“小目标”,更是将助推非洲农业现代化放在重要位置。“仅靠中国一家的援助是不够的,要靠国际社会的通力合作,以及非洲之角各国勤修‘内功’在遭遇干旱时,非洲国家才能应对得力。”中国农业专家梁鹏说起非洲饥荒连连摇头,他表示,非洲各国可以通过引进技术、吸引投资、借助援助等各种方式,提高非洲之角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如灌溉、道路、通讯、水利、仓储设施等,提高粮食储备;对饥荒的发生制定预警方案和紧急应对措施,对饥荒严重的区域进行有针对性的中、长期规划。内外兼修,不失为摆脱饥荒的好方法。
转自:国际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