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超预期降息启动政策转向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9-23





  当地时间9月18日,美联储在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后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50个基点,降至4.75%至5%之间的水平。这是美联储自2020年3月以来的首次降息,也意味着美联储启动由货币政策紧缩周期向宽松周期的转向。


  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的大胆开局出乎市场预料。有分析认为,美联储在开启新降息周期时,很少大幅降息50个基点,除非遇到了经济危机。此次罕见的大动作降息,或许是为了对冲经济活动“失速”的风险。


  从公布的经济数据来看,美联储抗通胀有所进展。美国8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5%,降至2021年2月以来新低,接近美联储2%的通胀目标。然而,美国经济前景并不乐观,制造业活动连续多月处于萎缩区间,劳动力市场也持续疲软。美国劳动部9月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8月新增非农就业岗位14.2万个,低于预期的16.1万个;失业率从7月的4.3%降到了4.2%,与预期一致。美国劳动部还将6月和7月的新增非农就业岗位一共下修了8.6万个。该数据公布后,美股大幅下跌,大宗商品等风险资产随之下跌,美债走高,市场避险情绪浓厚,折射出外界对美国劳动力市场和经济前景的忧虑情绪。


  本次议息会议,绝大部分美联储官员都支持降息50个基点,而非仅降息25个基点。这也使得此次美联储的降息力度超过了不少市场人士的预期。


  面对美联储宣布的大幅降息,市场反应不一。美股在消息宣布之后短时间内跳涨,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短线拉升200点,纳斯达克指数上涨100点,但随后由涨转跌。截至当日收盘,道指下跌0.25%,标普500指数下跌0.29%,纳指下跌0.31%。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美联储公布降息之后小幅走低,收于3.685%,但高于前一日的12个月以来最低水平3.641%。


  此次大幅降息是否意味着对美国经济衰退的预期升高?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就此强调,目前美国经济仍然良好,增长速度坚实、通胀持续下降,劳动力市场虽然放缓但依然强劲,美联储之所以降息就是想“让经济保持住这个状态”。


  有分析认为,此次美联储降息属于预防式降息,反映的是“充分就业”已替代“去通胀”成为其首要目标。不过,由于美联储在政策转向之初就采取大幅降息的策略,这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政策宽松的空间,加之短期内美国经济和通胀可能还将维持一段时间的韧性,势必约束其后续降息空间。


  随着降息“靴子”落地,美联储后续降息节奏也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多数美联储官员认为,今年年末的联邦基金利率将被降至4.25%至4.50%之间的水平,但对2025年是应该降息总计100个基点还是125个基点,仍然存在分歧。


  鲍威尔强调,美联储会在适当情况下加速、放慢或按下暂停键,“如果经济保持稳健,我们可以放缓降息步伐。如果劳动力市场恶化,我们也可以作出回应”。同时他表示,此次降息并非“紧急降息”,警告市场不要将大幅降息视为未来的常规节奏。


  作为全球最主要的央行,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势必对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首先有助于缓解其他国家的资本流出压力。2022年以来,由于美联储连续激进加息,美元指数大幅上升,许多国家出现资金流出现象,导致本币贬值,金融市场动荡,一些外债负担重的国家甚至出现了破产危机。


  其次有利于国际资本重新流向新兴市场。随着美联储开启降息,汇率的变动不仅会影响国际贸易的结算成本,还可能引发资本流动加速和外汇储备变动。理论上讲,美联储的货币宽松周期将导致美元的利率下降,推动国际资本涌向收益更高的新兴市场。摩根大通的研究表明,过去美联储结束加息周期后的两年,新兴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通常都会有较好的表现,平均收益率高过发达经济体。


  美联储降息有利也有弊。降息政策往往伴随着资金成本的降低和流动性的增加,这可能导致投资者寻求更高回报的投资渠道,从而推高资产价格,一旦市场信心动摇或利率环境发生变化,资产泡沫可能迅速破裂,对金融市场和经济造成重创。此外,美联储降息还会对全球债务水平产生影响。一方面,降息可能刺激全球经济增长和投资活动,从而增加债务需求;另一方面,降息也可能导致一些国家过度借贷,进而增加全球债务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降息不等于美元弱势。摩根大通的研究显示,在过去4个降息周期中有3个是美联储首次降息后美元反而走强。这一现象凸显了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独特地位。有分析认为,短期内的一两次降息,并不会改变美元利率相对高位的水平,从投资角度而言,美元持有者不会仅凭此次降息便立刻抛售。


  对于中国而言,美联储降息有望为国内货币政策拓展操作空间,给国内经济带来一定利好,但同时也需要警惕相关风险,统筹考虑长期和短期、内部与外部均衡,在压力测试的基础上做好应对预案,有备无患。(作者:孙昌岳)


  转自:经济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