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字过高 法意等七国遭欧盟谴责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6-29





  据外媒报道,由于存在新增债务过多、赤字过高的问题,包括法国和意大利在内的七个欧盟成员国近日受到欧盟的“点名批评”,并且这些国家面临受到数十亿欧元罚款的风险。


  欧盟对赤字风险发出预警


  近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对比利时、法国、意大利、匈牙利、马耳他、波兰和斯洛伐克七国启动“过度赤字程序”(EDP)。启动该程序意味着这些国家必须与欧盟一起制定计划使其债务或赤字水平回到正轨。这些国家均存在新增债务过多、赤字过高的问题,其赤字在GDP中的占比都高于3%。目前,相关评估还需在7月得到欧盟财长会议的通过。


  根据欧盟的规定,成员国的债务规模不得超过GDP的60%,赤字不得超过GDP的3%。


  在疫情冲击经济和乌克兰危机引发能源价格大幅度上涨之后,欧盟成员国为了帮助提振经济一度需要增加财政支出对企业和家庭进行支持,欧盟在两年间暂停要求成员国严守财政纪律。欧盟在此期间对预算规则进行全面修订,使其更具可行性,以便成员国对国防、绿色和数字化转型等关键领域进行投资具备更大的灵活性。此次是欧盟近期首次对成员国的赤字水平进行谴责。


  据外媒报道,启动“过度赤字程序”后,上述七国必须在9月20日之前提交今后四年的支出计划,然后欧盟将在11月公布对这些计划的建议。根据新规定,赤字过高的成员国必须每年将赤字减少0.5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必须进行较大规模的财政调整。


  在某些条件下,减少债务和赤字水平的四年计划可以延长至七年,比如欧盟成员国承诺进行促进经济增长的改革和投资。欧盟在审查时也可以暂时考虑利息支出的增加。


  2023年,赤字与GDP之比较高的欧盟国家包括意大利(7.4%)、匈牙利(6.7%)、罗马尼亚(6.6%)、法国(5.5%)和波兰(5.1%)等。


  欧盟5月份曾预测,多个欧盟成员国2024年将可能违反有关债务水平和预算赤字的规定。奥地利、芬兰、西班牙和爱沙尼亚也被包括在5月份的预测中,但此次尚未被批评,因其债务水平相对有利,且其赤字水平被认为是暂时的。


  从理论上讲,未能纠正过高赤字的欧盟成员国每年可能会被处以相当于GDP的0.1%的罚款,即数十亿欧元,直到采取行动解决违规问题为止。而在实践中,欧盟还从未征收过相关罚款,因为担心这可能会引发意想不到的政治后果并损害经济增长。


  然而,部分欧盟官员强调,此次将加大执法的力度。


  法国财政支出受关注


  欧盟此次谴责法国违反赤字规定引发关注。


  法国经济、财政及工业、数字主权部长勒梅尔日前表示,法国将在2027年之前将财政赤字削减至GDP的3%以下。勒梅尔表示,必须恢复健康的公共财政。


  法国总统马克龙本月宣布解散国民议会,并将很快举行新的国民议会选举。马克龙的这一决定,引起了法国从政坛到民间的震动。


  有分析指出,法国目前面临政治不确定性,许多政党都做出了进行大规模公共支出的承诺。(记者 王婧)


  勒梅尔表示,最近几天法国金融市场波动的部分原因是出于对大规模公共支出计划的担忧。勒梅尔说,其他政党和反对派提出的计划中,公共支出非常可观。这导致了市场的反应,银行业表达了担忧,这是完全愚蠢和不负责任的经济和金融计划的直接后果。


  勒梅尔为法国的财政政策辩护,并指出过去六个月已经为削减公共支出而做出“必要决定”。


  不过,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5月31日发布报告显示,预计2024年至2026年,法国预算赤字平均将占GDP的4.6%,高于此前预测的3.9%。到2027年,法国预算赤字仍将达到GDP的3.5%,高于法国政府2.9%的目标。


  并非回归财政紧缩


  在受到欧盟的谴责后,意大利经济和财政部长焦尔杰蒂表示,意大利将继续推动实现可持续的公共财政,这将受到市场和欧盟机构的欢迎。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近期表示,法国等高债务国家应该更多利用欧洲经济增长来减少赤字。


  格奥尔基耶娃说,债务相对较高、赤字负担相对较大的欧洲国家应该利用目前经济表现好于预期的条件,更有力地采取措施降低债务和赤字。她表示,欧元区经济2023年增长0.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欧元区经济2024年将增长0.8%,明年将增长1.5%。因此,法国和其他国家有可能实现更多减赤成效。


  欧盟债务规模和赤字水平规定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使各成员国达到良好的财政状况,来确保欧元区的金融稳定。欧元区曾经出现的严重债务危机直接导致了金融市场的大幅波动,希腊等国不得不长期接受金融援助并实行大幅度的财政紧缩措施。


  “我们的经济和财政政策现在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周期。”欧盟分管经济事务的欧盟委员保罗·真蒂洛尼说。但真蒂洛尼同时表示,这并不意味着“恢复常态”,因为现在仍然并非正常时期,回归财政紧缩将是错误的。


  转自: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