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18日在谈及利率政策时表示,日本央行“根据数据可能在7月份加息”,显示出对通胀动态的密切关注及适时调整政策的准备。他重申,只有当基础通胀在坚实基础上加速向目标前进时,才会考虑提高短期政策利率。有分析指出,在日元持续贬值的背景下,通胀上行受到推动,日本央行再度加息的压力正在加大。
缩减国债购买计划
日本央行14日在货币政策会议结束后宣布,将政策利率目标维持在0到0.1%之间不变。
日本央行在公告中表示,目前继续执行3月确定的长期国债购买方针。其后,为使金融市场的长期利率形成机制更加自由化,央行将减少国债购买,并在7月举行的货币政策会议上决定未来一到两年间具体的减少购债计划。
日本央行目前每月的购债规模约为6万亿日元(约合380亿美元)。过去十年,为了实现通胀目标,大规模的债券购买成为宽松货币政策的标志。
植田和男14日在记者会上说:“国债购买不会只减少一点点,会有相应的规模。”日本央行将就缩减计划咨询市场参与者。
此次会议之前,市场普遍预计日本央行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购债。由于日本央行暂未推出具体计划,市场对会议结果感到失望,东京外汇市场日元对美元汇率14日一度跌至约158日元兑1美元水平,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出现下跌。
国债购买的削减为日本央行最终减少其庞大的资产负债表铺平了道路,这一过程被称为量化紧缩,分析师称可能需要很多年。
据共同社报道,日本央行持有约600万亿日元的债券,占未偿政府债务的一半以上。多年来,日本央行的大规模国债购买计划有助于将长期债券收益率保持在最低水平,但庞大的规模导致其受到扭曲市场的批评。
植田和男承认,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将债券持有规模降至“理想”水平,国债购买削减计划将有助于消除政策不确定性。他说,即使日本央行开始削减国债购买规模,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仍将存在。
日本央行已结束负利率和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恢复使用短期利率指导货币政策的传统。日本央行3月将政策利率从负0.1%提高到0至0.1%范围内,同时决定结束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并承诺将继续通过购买国债等手段保持宽松货币环境。
日元贬值推动通胀上升
植田和男14日表示,日本央行正在关注日元疲软的影响,并表示日元近期的下跌可能加速通胀的上升。目前,通胀更容易受到汇率波动的影响。
植田和男表示,“日元疲软是加速通胀的一个因素,因此我们正在密切关注事态发展。”日本央行将对日元的走势做出适当反应,如果通胀进一步加速接近2%的目标,日本央行将进行加息。
有分析指出,成本推动因素的影响已经开始减弱,日本通胀也在缓和。但对于一个长期陷入通货紧缩的国家来说,通胀仍然处于高位,部分原因是越来越多的日本公司提高了价格以弥补增加的成本。
植田和男表示,第二轮成本推动型通胀可能正在开始。
日元贬值提振了日本企业在海外赚取的利润的价值,但也推高了资源匮乏的日本进口能源、原材料和其他商品的成本。
4月,剔除波动较大的新鲜食品的日本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2%,该关键通胀指标已经连续第25个月达到或超过央行2%的目标。
日本央行12日公布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受日元贬值、国际市场铜价上涨等因素影响,日本企业物价持续上涨。截至5月,企业物价指数同比及环比涨幅均连续4个月扩大。
专家表示,近期企业物价出现超预期上涨,主要原因是日元贬值导致进口物价上涨。
市场预期日本央行再次加息
日本央行14日的决定是向货币政策正常化的又一次靠近。由于日元大幅贬值可能加速通胀上升,市场预期日本央行将会再次加息。
“当日元走软时,日本央行面临越来越大的来自于市场的加息压力,但可能仍会保持观望立场。”大和证券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末广彻表示,日元走软趋势可能会持续,预计日元兑美元暂时将在1美元兑155日元至160日元之间波动。
“日本央行似乎正在努力找到合适的平衡点。”三菱日联研究与咨询公司经济学家小林信一郎表示,日本央行知道需要使货币政策正常化,并希望阻止日元进一步下跌,但不想损伤经济,14日暂缓公布具体的国债购买减少计划是为了争取时间。
市场普遍预计,日本经济在2024年第一季度出现收缩后,将在第二季度出现反弹。然而,工资增长尚未超过通胀,日元兑美元汇率急剧下跌对通胀的负面影响受到密切关注,日常用品价格的上涨冲击了消费。
日本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帮助缓解通胀压力的措施,包括减少家庭水电等费用,以及40000日元的收入和居住税费减免政策等。
在4月的货币政策会议后,植田和男淡化了日元贬值对经济的直接影响。随后,日元兑美元一度跌至1美元兑160日元的34年低点。
目前,日元兑美元持续贬值的主要因素之一——日本和美国之间的巨大利率差距仍然存在。
美联储上周维持利率不变,利率水平仍然远高于日本央行。美联储暗示现在还不是考虑降息的时候,暗示今年将降息一次,与此前预期的三次降息相比显著减少。
“目前很难通过加息来扭转日元的疲软趋势。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联储何时降息。”小林信一郎说。(记者 王婧)
转自: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