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顽固利率高企 欧洲经济前景依旧低迷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2-09





  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欧洲核心通胀依旧顽固,这意味着欧洲央行或将不急于启动降息。分析指出,欧洲经济目前仍面临着高利率、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全球需求疲弱等多重挑战,增长前景低迷,近期席卷欧洲的农民抗议活动更是折射出欧洲经济面临的困境。


  核心通胀依旧顽固


  欧盟统计局近日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欧元区今年1月通胀率按年率计算为2.8%,低于去年12月的2.9%。当月,剔除能源、食品和烟酒价格的核心通胀率为3.3%。欧元区1月核心通胀水平仍略高于市场预期,这意味着欧洲央行有更多理由不急于启动降息来刺激经济增长。


  目前,欧元区通胀水平已经从2022年超过10%的高点逐步向2%的目标水平回落,但去年12月意外上升至2.9%。


  欧洲央行1月25日召开货币政策会议,决定继续维持三大关键利率不变。欧洲央行表示,总体通胀回落趋势没有改变,但工资增长率上升和劳动生产率下降导致物价压力居高不下。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表示,理事会成员普遍认为现在“谈论降息为时过早”,欧洲央行将坚持根据数据进行决策。拉加德警告称,中东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令通胀面临上行风险。


  不过,据法新社报道,拉加德上周已对媒体表示,欧洲央行的下一步行动很可能是降息而非继续加息,但在降息之前可能还会有数次会议维持当前利率不变。


  有市场人士表示,为避免通胀重新加速上升,欧洲央行会采取较为谨慎的做法。德国莱布尼茨经济研究所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海涅曼说,欧洲央行可能因经济形势不理想做出快速降息的决定,但前提是通胀必须实现2%的中期目标。


  目前,市场对欧洲央行降息的预期不一。部分机构押注欧洲央行或将成为全球首个启动降息的主要央行,最早将在今年4月就启动降息,也有机构预测欧洲央行会把降息时间推迟到6月。市场预期,今年欧洲央行的降息幅度可能在约150个基点。


  荷兰商业银行的分析师范登·乌特表示,现在宣布赢得了对抗通胀的战斗还为时过早。欧洲央行可能在6月启动降息,降息幅度为25个基点。


  经济增长前景低迷


  2023年第四季度,欧元区和欧盟经济环比零增长。市场分析人士表示,欧洲经济虽然勉强避免“技术性衰退”,但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高利率持续、全球需求疲弱等因素影响下,2024年前景难言乐观。


  观察人士指出,如果通胀未能进一步下降,欧洲央行或无法通过降息刺激经济,可能引发通胀持续维持高位、增长长期疲软的“滞胀”现象发生。


  安盛投资管理公司分析师雨果·勒·达马尼和弗朗索瓦·卡博呼吁,紧缩政策导致经济下行,欧洲央行降息“宜早不宜迟”。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期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更新内容,预计欧元区2024年经济增长0.9%,较此前预测下调0.3个百分点。IMF预计,德国经济今年将仅增长0.5%,而法国和意大利经济今年将分别增长1%和0.7%。


  作为欧洲经济的火车头,德国经济去年第四季度萎缩0.3%。德国制造业持续受到电力价格上升的拖累,高利率也令消费增长受到冲击。德国经济的表现对欧元区经济形成拖累。


  市场研究机构凯投宏观经济学家杰克·艾伦-雷诺兹指出,由于欧洲央行货币紧缩政策影响持续显现、财政政策更加严格,预计今年上半年欧元区经济表现依然难有起色。


  牛津经济研究院一些经济学家表示,最新数据“不表明欧洲经济会有显著改善”,今年第一季度欧元区经济可能还会出现小幅萎缩。荷兰银行金融市场研究部也认为,今年欧洲经济不会大幅反弹。


  收入下降引发农民抗议


  近期,农民的抗议活动席卷欧洲,折射出高物价对民众生活持续施压。抗议活动最初在法国爆发,随后蔓延至德国、比利时、意大利、西班牙、波兰、罗马尼亚等多国。农民用拖拉机等车辆堵塞道路、阻断交通。


  此次农民抗议活动的导火索是反对欧盟延长对乌克兰进口农产品的免税期。农民代表称,农产品关税优惠带给乌克兰产品巨大的价格优势,让不少欧洲国家的农民面临“不正当”竞争,他们认为当地市场价格将被迫降低,本国农产品的竞争力将被严重削弱。


  分析指出,受气候变化、国际竞争加剧、燃油价格上涨、欧盟环境标准提高等多重因素影响,欧洲多个农业国家农产品成本居高不下,农民收入下降,生活陷入困境,并对未来产生强烈忧虑。这是此次欧洲多国爆发大规模农民抗议活动的根本原因。欧盟将如何调整政策进行应对备受关注。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欧盟国家有针对性地采取回应措施,农民抗议活动预计最终将会得以平息。但受国际环境以及欧盟各国情况不同的复杂性影响,欧盟农业的竞争力和农民利润等根本性问题短期内很难真正解决,未来农民抗议活动有可能会周期性爆发。(记者 王婧)


  转自: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