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经济活力或持续不足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1-14





  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乏力,拉美也不例外。展望2024年,拉美地区经济活力依然不足。


  通胀率仍高于疫情前水平、公共债务维持高位、创造就业能力不足、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特别是美联储连续加息“收割”世界……受种种不利因素叠加影响,拉美经济2023年整体减速,地区宏观经济形势复杂,隐忧犹存。


  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预计,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为2.9%。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拉加经委会)近日发布报告预测,拉美2023年经济增长仅为2.2%,低于2022年的3.8%。拉加经委会说,官方公布了一季度经济指数的16个拉美国家中,13个出现负增长。预计全年,南美地区经济增幅仅为1%,中美洲和墨西哥增幅3%,加勒比国家增幅4.2%。


  2023年,拉美国家再次面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空间有限的问题。在财政政策方面,总收入下降导致控制公共开支增长的压力增大。虽然公共债务总额略有减少,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在融资成本增加的情况下,利息支付负担不断加重,制约了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促进经济增长的能力。在货币政策方面,虽然通货膨胀率普遍下降,使该地区一些国家得以降低政策利率,但预计全年通货膨胀率和政策利率仍高于疫情前水平,从而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同时,由于世界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仍然是紧缩性的,国际融资条件仍然紧张,拉美地区的货币政策受降息对资本流动和汇率可能产生影响的制约。有鉴于此,在有明确证据表明国内潜在的通胀压力已经减弱、国际金融条件已经缓和之前,预计拉美地区各国不会大幅放宽货币政策。


  2022年6月,地区平均通胀率达到2005年以来历史最高的9.7%,此后呈现下降趋势。2023年下半年,26个拉美国家通胀率已低于2022年底水平,智利、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及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降幅最大,超过四个百分点。国内总需求疲软、疫情期间的内需刺激政策取消、紧缩性货币政策以及全球粮食和能源价格下跌等,是拉美通胀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尽管如此,拉美地区通胀率仍明显高于疫情前水平,而且地缘政治、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粮食供给潜在风险犹存,未来通胀率上升的风险仍无法排除。


  2023年,拉美地区公共债务仍处高位。由于经济活动减速和国际原材料价格下跌导致主要出口产品收入减少,2023年拉美国家财政收入缩水。拉加经委会近期的数据显示,拉美国家公共债务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为49.5%,虽然比2022年的51.4%有所下降,但仍维持高位。高负债加上内外部利率上升,以及税收因经济增长不足而减少,预计拉美地区2023年财政收支将出现较大赤字,整个地区财政空间有限。美联储连续加息,强推美元回流带来负面影响。美国的紧缩性货币政策不但带来美国银行业危机,而且造成包括拉美国家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融资困难。全球金融条件的收紧使拉美国家债台高筑,负债额达到历史新高。


  2023年,拉美地区就业创造能力不足。虽然疫情后劳动力市场逐渐恢复,就业指数和就业人数、失业指数和失业人数等指标均在改善,但大部分国家创造就业能力明显不足,劳动力市场恢复缺乏动能。拉加经委会的数据表明,2023年和2024年的经济低增长将导致就业增长放缓,预计2023年为1.9%,2024年仅为1.1%。低增长背景下的就业质量也令人担忧,劳动阶层将处于更弱势状态,新就业者将更多地受雇于生产率较低的部门,平均工资较低,社会保障水平较低,不利于拉美地区缓解贫困和社会不平等问题。


  2023年,拉美地区国际贸易额降低。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影响拉美地区国际贸易额和财政收入。拉加经委会预计,2023年拉美地区国际贸易额将下降2.6%,其主要原因是出口产品价格下降3%,而进口产品价格仅下降1%。大宗商品价格,尤其是能源价格的下跌,对拉美国家对外贸易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受影响最大的是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以及委内瑞拉等油气出口国,出口收入降幅将达14%。其次是农工产品出口国,受某些食品价格下降的影响,其出口收入将下降 3%。此外,国际地缘政治形势紧张、限制性贸易措施越来越多,以及一些大型经济体为确保经济增长而采取的对外限制性措施等,仍在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造成影响,拉美国家也概莫能外。


  拉加经委会、穆迪公司等机构预测均认为,2024年拉美地区经济活力依然不足。在外部层面,国际环境预计仍将不利,全球国内生产总值和贸易增长远低于历史平均水平。在内部层面,拉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空间仍然有限。(赵凯)


  转自: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