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高企经济疲软 欧洲金融业风险增加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11-25





  欧洲央行激进加息导致的高利率正令欧洲银行贷款条件收紧,企业和消费者贷款需求下滑,这一趋势预计将在四季度继续显现。有分析指出,高利率预计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加之地缘政治冲突风险上升,以及欧洲银行本身存在经营管理等问题,欧洲金融业面临的风险有所增加。


  高利率增加金融业风险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近日警告称,由于经济疲软和利率高企,欧洲金融业面临风险。融资成本的上升以及贷款量大幅下降,对银行的盈利能力产生了负面影响。而低增长和较高的偿债成本将继续给欧洲家庭和企业带来负担。


  拉加德表示,这一系列风险可能导致问题贷款增加。如果必须出售银行所持有的债券,其价值可能会大幅贬值。


  欧洲央行最新的银行业贷款调查显示,由于利率上升,欧元区银行在三季度继续收紧信贷条件,尽管这一趋势有所放缓。银行加强了内部政策和审批要求,以便更好地控制企业贷款风险,家庭信贷条件也有所收紧。数据还显示,企业和消费者贷款需求的下滑均超过预期。银行预计四季度信贷条件将进一步收紧。


  有分析指出,欧洲央行的最新贷款调查反映出疲弱的经济现状,高利率对借贷的影响十分明显,欧洲央行的激进加息行动对经济活动持续造成拖累。由于政策调整通常存在一年至一年半的滞后期,因此加息的影响可能在未来几个月进一步显现。


  欧洲央行表示,2022年以来,信贷条件出现了明显的净收紧,企业和家庭对信贷的需求持续下降,目前降幅仍然超出银行的预期。欧洲央行采取的资产负债表调整措施,包括让部分债券和长期优惠贷款到期,导致了信贷环境的恶化。未来六个月这种影响可能会加剧,给银行业带来更多挑战。


  银行着力降低成本


  目前,欧元区通胀显著缓和,市场担忧的焦点转向疲软的经济和衰退风险。为抑制高通胀而采取的加息措施,令消费者和企业的信贷成本上升,尤其是对房地产市场造成严重的冲击,企业增加投资、购买新设备等活动也受到影响。


  欧洲央行从去年7月开始连续加息十次,以打击数十年来最高的通胀水平。按揭贷款利率随之上升,直接导致德国购房者的还款压力增加,购房意愿降低。欧洲央行数据显示,去年7月首次加息后,德国用于购房的新增贷款额在四个月内迅速下降30%。


  德国的房地产公司破产数量在大幅上升。德国最大的房地产集团之一Vonovia今年已公布数十亿欧元的亏损。德国的新建筑数量和房屋价格也呈现大幅下降趋势。


  房地产贷款是银行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路透社报道,德国联邦金融监管局正处于高度戒备状态,并将房地产修正列为首要风险。


  融资成本的上升以及贷款量大幅下降,给银行的盈利能力带来压力。此外,欧洲银行业本身存在的经营管理等问题也带来了风险。今年瑞信的倒闭就暴露了金融机构面临的多重挑战。不少欧洲银行目前均在调整业务,降低成本。


  包括瑞银集团和巴克莱银行在内的一些欧洲最大的银行已经开始裁员,并暗示可能进一步扩大规模。有消息称,巴克莱计划将其全球投行业务员工精简3%。德国最大的银行德意志银行正在精简其抵押贷款业务。一些投资于房地产的保险公司正在重新评估其投资组合。


  巴克莱的最新财报显示,由于贷款减少和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第三季度净利润为13亿英镑(约合17.3亿美元),同比下滑16%。其中为不良贷款预备的信贷减值支出为4.33亿英镑,与去年同期的3.81亿英镑相比有所增加,这主要是受到利率上升和房地产价格疲弱的影响。由于金融市场波动导致客户交易活动减少,企业和投资银行部门的收入也出现6%的下滑。巴克莱表示,未来将采取更多的措施来减少支出。


  经济疲弱趋势难改


  欧元区的通胀水平10月已经回落至2.9%,为2021年7月以来最低。欧洲央行今年10月暂停加息步伐。考虑到欧洲经济因高利率受到的冲击,一些分析人士开始关注欧洲央行何时将开始降息。


  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欧元区经济环比零增长,第二季度增长0.2%,第三季度萎缩0.1%。


  不过,拉加德表示,“未来几个季度”都没有降息的计划,通胀还可能再度上升。拉加德表示,能源价格大幅下滑帮助通胀回落,但是如果再度出现能源危机,还会推升通胀水平。


  拉加德预计,欧元区经济在今年年底之前都将呈现疲弱态势,地缘政治局势也增加了经济前景面临的不确定性,欧洲经济可能因此进一步受损。


  地缘政治局势带来原油价格再度上涨的风险。欧洲严重依赖能源进口,能源进口价格飙升也是推动欧洲通胀去年10月升至10.6%峰值的重要原因。


  有分析指出,欧洲金融业风险与疲弱的经济形成了恶性循环。在高利率的背景下,金融业收紧信贷条件,实体经济面临资金短缺的风险,如果经济进一步下滑,将加剧金融业的风险。(记者 王婧)


  转自: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