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区PMI创三年新低 衰退担忧加剧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11-10





  当地时间11月6日,市场研究机构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欧元区10月综合采购经理指数(PMI)终值为46.5,为自2020年11月以来最低水平,且连续五个月低于50荣枯线。分析指出,PMI创新低反映商业活动加速下滑,这表明欧元区的经济衰退风险正在加剧。


  PMI持续低于荣枯线


  标普全球公司与德国汉堡商业银行(HCOB)6日联合公布的PMI数据报告显示,欧元区10月综合PMI终值从9月的47.2降至46.5,为连续第五个月低于荣枯线。值得注意的是,10月服务业PMI终值从9月的48.7降至47.8,为连续第三个月出现萎缩,创32个月以来最低水平。其中,德国、法国、意大利等主要欧元区国家的服务业活动均出现持续收缩。


  路透社报道称,最新PMI数据反映了占主导地位的服务业的需求进一步减弱。负债的消费者感受到了价格上涨和借贷成本增加的压力,由此引发消费需求下滑。


  与此同时,制造业活动也在收缩。标普全球与汉堡商业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10月制造业PMI终值由9月的43.4降至43.1,为连续第16个月低于50荣枯线,表明制造业状况也在持续恶化。


  标普全球与汉堡商业银行在联合报告中表示,随着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制造业PMI暴跌,德国甚至已经发出制造业深度衰退的信号,本季度这些国家的制造业都将收缩。


  欧元区经济衰退担忧加剧


  不少分析认为,PMI数据显示欧元区商业活动加速低迷,表明欧元区出现经济衰退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市场研究机构凯投宏观经济学家阿德里安·普里特约翰表示:“10月PMI终值与我们对欧元区第四季度经济将再次收缩的预期一致。”汉堡商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塞勒斯·德拉鲁比亚则认为,在没有典型的需求支撑的情况下,物价仍在上涨,这表明经济可能进入了滞胀阶段。


  欧盟统计局日前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欧元区10月通胀率按年率计算降至2.9%,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环比萎缩0.1%。分析人士指出,目前通胀率仍高于欧洲央行2%的目标,欧元区物价压力依然较大。


  在欧洲央行连续加息、通胀高企以及出口疲软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欧元区经济在过去一年中增长乏力。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从去年第四季度起的四个季度中,有三个季度欧元区经济未实现环比增长。调查显示,未来几个月欧元区经济或将进一步疲软,存在技术性衰退的风险。


  经济与商业研究中心高级经济学家普什平·辛格说,欧洲央行试图在抗击通胀与避免损害经济之间取得平衡。欧元区关键利率预计将维持在高位,今明两年欧元区经济增长或均将放缓。


  为抗击通胀,从去年7月至今年9月,欧洲央行累计加息450个基点,三大关键利率中存款机制利率创历史最高水平。


  在连续10次加息后,欧洲央行在上个月的货币政策会议后决定维持三大关键利率不变。分析人士认为,此举是对欧元区通胀率下降和当前市场不确定性的反应,欧元区进一步加息的可能性不大,但也不会很快降息。


  欧企加大在华投资力度


  当前,通胀高企、需求疲软等因素拖累世界经济复苏步伐,欧洲经济正是其中一个缩影。在积极提升内生动力的同时,欧洲也迫切需要加强对外合作,以增强风险抵御能力、提升经济安全水平。


  去年,在世界经济低迷、贸易环境不利的情况下,中欧贸易仍然实现逆势增长。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2022年中国与欧盟贸易额达8473亿美元,同比增长2.4%,中欧贸易结构也更加优化,锂电池、新能源车、光伏组件等产品贸易快速增长。


  今年是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中欧经贸合作有望进一步提质升级。在9月底举行的第十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中,中欧双方就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改善营商环境、世贸组织改革、金融业双向开放和监管合作等达成一系列成果和共识。其中,双方同意构建稳定互信的产业链供应链,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稳定,反对“脱钩断链”;讨论了建立中欧原材料供应链预警机制等问题,同意保持沟通。


  在此背景下,不少欧洲企业也纷纷加大在华投资布局力度。今年以来,德国大众宣布在华斥资10亿欧元建设纯电动智能网联汽车研发、创新和部件采购中心;西班牙机床制造商达诺巴特集团在上海设立了其全球第六大体验中心,加速其中国本地化战略;德国汽车产业供应商博世集团宣布在苏州投资约10亿欧元打造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及自动驾驶研发制造基地,主要服务中国市场。


  中国欧盟商会天津分会主席克里斯托夫·施伦普说,随着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中国市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越来越多欧盟企业来华开辟合作新领域,创新合作新形态。欧洲智库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今年在11个欧盟国家对1.6万人展开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3%的受访者认为,中国是欧盟“必要的战略合作伙伴”。(记者 廖冰清 综合报道)


  转自:经济参考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