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抛弃”美元 “美元霸权”还能维持多久?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04-11





  称霸全球货币体系多时的美元正遭到多国“抛弃”!


  近日,刚访问完中国的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表示,马来西亚没有理由继续依赖美元。马来西亚央行已经开始与中国讨论,令两国贸易可以用林吉特和人民币结算。


  继巴西和中国宣布不再使用美元作为中间货币,以及印度宣布印度与马来西亚之间的贸易结算同意使用印度卢比后,“去美元化”浪潮继续向全球蔓延。


  “各国都想要抛弃美元”


  自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以来,美元已经在全球横行霸道了几十年。其间,世界对美元霸权的诟病持续不断,“逃离美元”的话题也被多次提起。不过,“去美元化”的速度和规模还从未像如今这样猛烈。


  《印度教徒报》报道称,印度1日宣布,印度和马来西亚已同意用印度卢比进行贸易结算,这一决定是印度向去美元化迈出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


  据“东盟简报”网站消息,3月28日,东盟各国财长和央行行长正式会议开幕。会议的首要议题是讨论如何减少金融交易对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的依赖,转向以当地货币结算。


  印尼银行业监管机构3月27日表示,印尼银行正准备逐步淘汰Visa和万事达卡,同时推出自己的国内支付系统。


  巴西政府3月29日表示,巴西与中国达成了一项协议,不再使用美元作为中间货币,而是会使用本币进行贸易。中国外交部也证实,中国和巴西今年初签署了在巴西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的合作备忘录。


  3月28日,中国海油与道达尔能源通过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平台完成国内首单以人民币结算的进口液化天然气(LNG)采购交易。


  此外,《欧洲时报》近日报道称,目前已有30多个国家正逐渐在贸易结算或投资中转向使用人民币。


  多国纷纷逃离美元,引得美国富豪马斯克日前发文感叹称,“美国的(对外)政策过于强硬,导致各国都想要抛弃美元。”美国《商业内幕》称,美元在全球贸易中的霸主地位面临巨大挑战。


  被疯狂“收割”后的反击


  “美元霸权建立已久,其利用世界货币的地位多次在全世界割韭菜。”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基金经理杨德龙接受中新财经采访时表示。


  “遇到经济衰退时,美国大量印钞刺激经济,后果由全世界承担。而等到美联储需要加息抑制通胀时,全球其他国家的货币就纷纷贬值,相当于被美元‘割了韭菜’。”杨德龙解释说。


  此外,更令人担忧的是,乌克兰危机中,美国联合多国制裁俄罗斯,导致俄罗斯出口贸易受到影响,世界各国看到美元的霸道行径。


  如,敦促本国政府停止使用VISA等外国支付系统的印尼总统佐科提到,摆脱西方支付系统对保护本国贸易免受“可能的地缘政治后果”至关重要。


  杨德龙认为,美国利用美元的霸权地位随便制裁别的国家,“去美元化”反映了这些被制裁国家的需求。


  另外,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对媒体表示,世界多国“去美元化”的背后是对美国和美元的不信任。这既是因为它们对美国信用的质疑和对美元霸权的不满,也是无奈之举,有避险的成分。现在美元已成为世界经济不稳定和不确定性的主要来源。近段时间,硅谷银行等美国多家银行发生的危机再一次成为多国“去美元化”的导火索。


  “去美元化”将带来哪些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轮“去美元化”的国家中,不乏一些与美国交好的国家。在此背景下,美元霸权被削弱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去美元化”将带来怎样的影响,能走多远?


  巴西贸易部前部长、世界投资促进机构协会前主席特谢拉近日表示,巴西和中国使用本币进行贸易有利于两国商贸往来,特别是将给两国中小企业带来极大便利。巴西与中国之间使用本币结算是重要的一步。


  陈文玲对媒体表示,“去美元化”进程一旦开始,就不可逆转。除非美国放弃霸权霸道霸凌,按照国际规则办事,解决美国的债务危机、银行危机和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起正向作用,否则美元的主导地位将难以保持下去。


  另据媒体报道,美国经济学家约翰·卡尼日前警告说,美元可能很快失去其“力量”,美元主导地位正渐行渐远。


  另外,在这波去美元化的浪潮中,人民币国际化表现亮眼,多国开始使用人民币与中国交易。


  杨德龙对此表示,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进一步提升,这将一定程度上改变美元“一币独霸”的状态,削弱美国操纵全球货币市场的力量,有利于非美国家长远发展。


  “‘去美元化’、货币多元化是大势所趋,美元不应一枝独秀。包括人民币在内的非美货币以后也有望走强。”杨德龙称。 (中新财经 宫宏宇)


  转自:中国新闻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