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扶贫是脱贫攻坚的一个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国拿出真招实招,投入真金白银,打通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协调政府、企业、社会各方力量,有力有序推动消费扶贫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消费扶贫的政策体系逐步完善,消费扶贫的方式不断创新、效果持续扩大,全社会参与消费扶贫的氛围初步形成。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郭兰峰在11月24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时期,我国将推动消费扶贫提档升级,助力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新模式推动消费扶贫规模快速增长
在郭兰峰看来,消费贫困地区的产品和服务,不仅是帮助贫困群众把特色农产品卖出去,更重要的是引导贫困群众发扬“劳动致富、劳动脱贫”的光荣传统。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围绕打通销售渠道开展了大量工作。比如,鼓励民营企业或一些社会力量帮助贫困群众销售农产品,通过修路、建仓库解决物流问题等。
“贫困地区的产品很多都是原生态、无污染的,是真正的绿色产品,但有的不一定能达到相关标准。”郭兰峰说,对此,他们鼓励龙头企业采用“农户+合作社+企业”的模式,把工业化生产的一些程序和标准带过去,建设生产基地,标准化生产,既保留原生态的优势,又使之符合市场需要。
郭兰峰表示,针对贫困地区产品和服务差异,以及销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各方面加强渠道创新、强化协调服务,定向采购、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直播带货等新模式不断涌现,推动消费扶贫规模快速增长。据初步统计,2019年年初至今,累计直接采购或帮助销售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近5000亿元。其中,今年前10个月超过3300亿元,是2019年全年规模的两倍。
2019年,我国贫困地区的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4163元,比上年增长7.1%,增速加快2.7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即便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贫困地区的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也比上年同期增长了4.9%。“可以说,消费扶贫已经成为带动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的重要助力。”郭兰峰说。
推出一批特色鲜明的扶贫产品
湖北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基地,也是脱贫攻坚任务较重的省份之一。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湖北省农产品一度出现较为严重的滞销和卖难问题。对此,中央各部门和单位积极调动各方面资源,支持湖北农产品销售。
湖北省发展改革委主任程用文介绍,中央100多个单位和部门不仅动员机关干部积极购买,而且动员下属机构单位购买。比如,全国供销总社组织46家单位直接采购湖北省的茶叶、小龙虾和香菇等重点滞销产品1300多万元,帮助销售34亿元;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水利部等部门积极组织广大党员干部采取“以购代捐”的方式采购农产品3100多万元。很多电商平台开展“为鄂拼单”行动,有的一次销售小龙虾等5万多单,火爆场面不断涌现。
据初步统计,到今年10月底,中央部门和单位直接采购湖北农产品超过16亿元,帮助销售170亿元。在消费扶贫推动下,湖北全省农林牧渔总产值由一季度当季负增长30.8%,回升到三季度当季增长5.7%。
实际上,消费扶贫不仅带动了贫困地区的产品销售,也为很多大城市的居民带来了特色鲜明的产品,赢得了良好口碑。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办负责人陈晓云表示,消费扶贫行动在上海市民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一批上海对口地区的扶贫产品叫得响、卖得火。比如,云南的软籽石榴、小粒咖啡,遵义的茶、高原蔬菜,喀什的苹果、巴旦木、留香瓜,日喀则的青稞、果洛牦牛肉等,受到上海市民追捧。
提升扶贫产品消费获得感
直播带货成为消费扶贫的一大亮点,但也存在产品良莠不齐、售后服务不完善等问题。
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振兴司司长童章舜回应称,当前,由于贫困地区生产加工条件相对落后,精深加工程度较低,特别是冷链物流设施相对不健全等,一些贫困地区的特色农产品品牌和知名度比较低、市场竞争力较弱,人们的消费体验可能存在差别,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消费能力充分释放。
“我们推动实施消费扶贫,一方面是让贫困群众劳有所获、增收脱贫,另一方面是让广大消费者能够切实得到实惠。这也是确保消费扶贫可持续、实现良性循环的必要条件。”童章舜说,今后将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升脱贫地区农产品质量和水平,提升消费者参与消费帮扶的获得感。
童章舜表示,“十四五”期间,要持续扩大脱贫地区产品和服务消费的规模,推动政策定位由攻坚期阶段性行动,向乡村振兴战略常态化政策方向提档升级;大力培育新型产销供应链和市场主体,构建以产地和消费地为载体,以骨干企业为平台的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政策功能由传统的产销对接,向消费端倒逼产业链调整的方向提档升级;聚焦支持区域性特色优势产业的生产、流通、销售,推动消费帮扶对象由特殊群体、特定企业向区域性主导产业方向提档升级。
同时,推动消费帮扶的动员方式由政府大力推动,向政府、市场、社会多元化驱动的方向提档升级。探索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推动参与消费帮扶的市场主体由自发性生长,向规范化有序化参与的方向提档升级。(记者 刘坤)
转自:光明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