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民生、稳经济 “拼模式”为脱贫攻坚打造新路径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10-16





  10月10日,新华网举办“电商扶贫大有可为”线上研讨会,与会嘉宾围绕电商平台在农村电商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直播带货等新技术手段在助力扶贫脱贫工作中的成果等话题进行深度讨论。
  
  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农村产业兴旺事关农民收入和乡村振兴的大局。随着电商平台广泛、深入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到电商创业浪潮中,拼多多等新电商平台开辟“拼模式”脱贫攻坚新路径,在支持农民大规模创业、灵活就业、减贫脱贫等方面凸显出的重要经济社会价值,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重视。
  

  
  直播展现“拼模式”巨大潜力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让直播和短视频走入千家万户,打破了行业、供需匹配与资源均衡分配等方面的边界。电商扶贫是其中收获颇丰的形式之一,农户通过直播将农产品推广销售出去,同时能积极带动当地电商发展。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认为,过去好的产品藏在大山里没有人知道,现在通过电商平台能够有海量流量展示出去,类似于拼多多这样扎根于农村的新电商平台,让他们有了海量用户曝光。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截至目前仍有7个贫困县尚未摘帽,300个贫困村、17.8万名贫困群众尚未脱贫。对于大凉山地区而言,在新趋势新潮流之下,电商扶贫创新营销模式,补齐传统农副产品上行的短板,对于缓解卖货难、助力农业产业发展,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7月份在拼多多上进行凉山州11县助农扶贫直播,这是广东佛山和四川凉山“佛凉协作 云上优选”消费扶贫周重要落地活动之一。拼多多数据显示,截至7月22日,超过200款凉山农产品活动完成了线上销售第一单。截至8月底,拼多多已在“三区三州”地区实现消费扶贫全覆盖,累计有接近2000万拼多多网友参与关注、购买了近300款来自三区三州的特色产品和服务。
  
  直播是拼多多助力“三区三州”消费扶贫重要的技术手段,已经初步实现“搞一次直播,开一批店铺,推一批品牌,培训一批人才”,也逐渐摸索出“直播+店铺+品牌+人才培训”一整套系统化消费扶贫模式。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焕征认为,在5G、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直播带货应运而生。农业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新农业有新玩法,直播助农不是短期现象。在“拼模式”赋能下,直播已成为脱贫攻坚新力量,在动态呈现中,消费者对“深山无人知”农副产品质量信任感增加;结合线上线下双渠道打开销路,全员参与新型深度扶贫模式逐渐形成。
  
  “拼模式”为农货上行注入新动能
  
  在中国农货上行体系中,新电商平台重塑农产品供应链模式,让小农户与大市场实现低成本对接,赋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拼模式在逐渐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产品上行路径,从消费侧到流通侧再到生产侧,完善农产品产业链条和价值链。
  
  拼多多副总裁狄拉克表示,通过互联网把贫困地区的产品卖出去,卖出好价钱,帮助贫困地区创收、增值,同时把消费端的需求直接带入产业链上游,推动种植端的标准化、品质化、产业化,这是电商扶贫和推动乡村振兴的主旨和途径所在,也是目前农村电商竞争的着力点。
  
  “互联网+产业”的拼模式正逐步应用到农业中,农村电商正成为“造血式”扶贫的重要抓手,也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全新动力。新华网产经中心总编辑段世文认为,拼多多在其农产品上行优势的基础之上,把重点放在提升农产品上行的效率方面,依托其社交电商的优势,发展产地直发模式,实现消费者、农户、平台三赢的格局,同时布局“多多农园”扶贫助农项目。
  
  今年31岁的陕西省平利县人王秀梅,5年前辞去了教师的稳定工作,通过带头种植影响更多人群等方式,王秀梅成立寻梦农园绞股蓝合作社,走在脱贫攻坚的最前线,一步步成长为陕西平利县的脱贫致富带头人。
  
  3月至今,合作社在拼多多平台成为了细分类目的好评榜第一名,其中养生茶排名畅销榜第二。王秀梅表示,短期脱贫相对容易,但是考虑到未来平利县更长远的发展,平利多多农园不仅要把自己的产业发展好,还要有能力带动更多农户参与其中,让他们获得更多收入,逐步探索产业和电商更加有效的结合方式,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拼模式”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传统电商“人找货”的模式,消费者要检索已经掌握的商品信息库,等于在考验消费者的商品知识储备量,需要自己去货架上查找。以社交、拼团等为特点的新电商模式,创造了“货找人”新模式,当消费者发现一件好的农产品或消费品,然后分享给亲朋好友,往往会突破被分享者的信息边界。
  
  在农产品上行领域,通过拼模式及正在探索落地的分布式人工智能,新电商希望能提供一个能给农民带来更多收益,也更尊重农产品消费者的“智能基础设施”。
  
  狄拉克认为,在这种新的理念下,新电商平台可以打造分布式人工智能农货智能处理系统。在供给端,持续不断地输入各大农产区的信息,包括地理位置、特色产品、成熟周期等,然后在“拼农货”体系的支撑下,让优质农产品“主动”找到已汇集为“批量需求”的目标消费者,将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将农产区和中国6亿消费者实现“云端”对接。
  
  具体到应用层面,曹磊认为,农产品周期长,农民前期投入大,在种子、化肥、农药、农具、包装、人工等环节融资难,贷款多但难。如果能基于电商平台的销量数据,以及预售订单量,使得电商平台和金融机构数据共享,提前予以授信,给相应的订单贷款,用金融力量推动扶贫,可以有效助推农产业发展。此外,农户可以根据平台历史订单量、销量数据,实现以销定产,用C2B或者C2M的方式,来控制预测销量,提前做好生产、播种和储存发货,减少库存。从市场的方法和角度而言,用数字经济进行自我调节,对农户扶贫脱贫,乃至后续致富有着重要意义。
  
  “拼模式” 推动“新农人”队伍建设
  
  经过近年高速发展,电商农产品上行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也存在一些突出瓶颈,电商人才不足是主要瓶颈之一。据中国农业大学智慧电商研究院的《2020中国农村电商人才现状与发展报告》测算,未来五年农产品电商人才缺口将逐年上升至350万。
  
  狄拉克认为,尽管电商新模式极大降低了农村电商的运营技术、资金门槛,但本地的电商人才还是较为缺乏。这种缺乏,不仅是领头人的缺乏,也包括运营、熟练的规模采摘、分拣、包装人才的缺乏。由于贫困地区的物质条件相对较差,愿意留在当地的人才往往不多。
  
  95后新农人何爽,三年前原是一名空姐,辞职后回到大凉山家乡投身农业,背靠会理县石榴产区,卖起了石榴等农产品。从头两年尝试产品代发、社区团购时的不温不火,到第三年,何爽的事业迎来突破。自今年8月石榴销售旺季以来,何爽的拼多多店铺月销售额均在1200万元以上,最高时超过1400万元。
  
  何爽说:“电商给大山带来了新的可能性,给石榴产业带来了新动能。对于个人来说,也是一次难得机会。虽然空姐是一份很体面的工作,但我更希望能有自己的事业。”
  
  补上经济运行关键领域的人才短板,属于另一种意义上的“新基建”。李焕征表示,目前,新农人大都是有情怀、有理想的新时代白领、大学生等人群,在这样的情况下参与到农村建设中,为更多传统农人带来新思维、新渠道的变化,在发家致富的同时,赋予新农村建设更多意义。
  
  基于拼多多对农产品电商行业的长期摸索与调研,狄拉克表示,电商平台要着力培养新农商,激发更多农村能人、返乡务工人员、农村大学生接受电商创业培训,鼓励其自主创业,补齐农产品上行的关键短板。
  
  目前,拼多多依据“人才本地化、产业本地化、利益本地化”策略,通过创立“多多大学”,结合农村生产者知识结构,建立专业性的农产品上行与互联网运营课程,在农产品上行科普教育方面开展了有益尝试。
  
  聚焦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汇聚“三农”产学研各界嘉宾以及一线脱贫攻坚典型,本次研讨会的顺利举办,丰富了社会各界对农村电商内涵和外延的理解和感悟。从帮助抗击疫情到助力复工复产,依托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当前如拼多多一般的新电商平台在助力脱贫攻坚、推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勇担企业之责。(文/谷雨)


  转自:新华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两部门将开展行政机关公务员脱贫攻坚培训

    记者3日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了解到,国家公务员局、国务院扶贫办近日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行政机关公务员脱贫攻坚培训的意见》。
    2017-07-04
  • 以“双问责”倒逼脱贫攻坚责任落到实处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18日至19日在河北省张家口市检查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落实情况。
    2017-07-20
  • 黑龙江省桦南县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今年初,桦南县委将“脱贫攻坚”列为全县12项重点工作之首,专门成立了9个工作组全力推进。一系列强化责任落实的政策、方案陆续出台。如今,桦南正用“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的实际行动,倾情书写着脱贫攻坚的大文章。
    2017-07-24
  • 促进脱贫攻坚的财政政策选择

    促进脱贫攻坚的财政政策选择

    当前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脱贫攻坚到了攻坚克难、啃硬骨头的关键时期,全民参与的大扶贫格局已经蔚然成型。2015年中央扶贫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我国脱贫攻坚的力度不断加大,脱贫攻坚的步伐开始加速。
    2017-07-26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